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21436779
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她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完全相同”的目的是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玻璃板。小红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发现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调节实验装置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实验中,她把蜡烛A远离玻璃板,看到的像会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
(2)点燃蜡烛A进行实验,小明应在______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实验过程中,无论小明在实验台上怎么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正确写出一条即可)
(4)细心的小明同学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格所示。
实验序号1234
物距u/cm4.25.06.810.0
像距v/cm3.74.56.39.5
【分析与论证】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Q面的距离是不正确的;根据上表格的测量数据可以推算出实验中所使用的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__mm;
2021-06-25更新 | 14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较________(选填)的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点燃蜡烛A   透过玻璃板观察到A的像,把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B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__.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 (A/B)这一侧观察;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说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用方格纸替代白纸,更方便探究像与物________关系.       
(5)移动蜡烛A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017-11-13更新 | 381次组卷
【推荐3】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应使用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一点的玻璃板;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与A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____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后的像;使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5)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明亮、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明亮、清晰;
(6)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2023-11-09更新 | 3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