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21438072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板、笔、火柴、光屏,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本实验中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__(选填“前”或“后”)面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像;
(4)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会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① 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选取的两支蜡烛的大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在实验中,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③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成______像,凸透镜能成________像.
2019-12-17更新 | 10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明和小红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小明在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厚度6mm的镀膜玻璃板立在白纸上,物体A放置在玻璃板镀膜面前,物体B和A完全相同,观察到的像好像总是“悬浮”在纸面上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玻璃板太厚
B.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离物体A一侧
C.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向物体A一侧
表一
实验次数1234
物距/cm3.504.505.506.50
像距/cm3.504.505.506.50
表二
实验次数1234
物距/cm3.004.005.006.00
像距/cm2.403.404.405.40
(2)小明解决上述问题后进行实验,小明测得实验数据如表一,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____;他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他的结论是_______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3)小明取走物体B,在原物体B处竖直放置一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A所成的像。将物体A远离镜面,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红经过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二,发现自己的得出的结论与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同,经讨论发现,是自己测量的方法不对,小红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
2023-09-28更新 | 7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支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_(填序号);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为了探究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像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从玻璃板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光屏上能不能出现蜡烛A的像;
(5)如图乙所示,是小刚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记录小刚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可靠吗?说出理由。答:______
(6)前面立一支点燃的蜡烛,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B都不能与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
2023-01-02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