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力学 > 运动和力 > 力的概念及性质 > 力的作用效果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2028901
小范和小杨在观看一次自行车比赛的时候,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运动员们在转弯的时候,身体都是要朝内倾斜,如图甲所示。对此:

【提出问题】
(1)小杨提出疑问: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一旁的小范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杨觉得小范“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
【猜想与假设】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倾斜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范和小杨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赛道的半径有关。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接着,小范和小杨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示数为1N,让质量为30g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其目的是让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在C处由静止释放小钢球后,小钢球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到达相同水平高度的D点,原因是:______
【收集证据】
观察并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AB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m0.50.40.3
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N1.901.781.66
【分析与论证】
(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自行车转弯半径形同时,______,使自行车转弯的力越大。

相似题推荐

【推荐1】如图所示是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时的初速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毛巾、棉布和木板不同,是为了得到______。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______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时,受到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4)分析三次实验得出,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时间越长。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这时物体将______
(5)该实验探究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
2023-10-05更新 | 35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华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疑问:“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
我们平时骑自行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接着,小华小组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用小球代替运动员,探究“小球转弯时受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华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小球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圆弧形轨道的半径有关。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分别让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小钢球质量

30

30

30

60

60

60

90

90

90

距离传感器高度

0.3

0.4

0.5

0.3

0.4

0.5

0.3

0.4

0.5

传感器最大示数

1.66

1.78

1.90

2.32

2.56

2.80

2.98

3.34

3.70

(1)小钢球从轨道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______
(2)通过比较实验1、4、7(或2、5、8或3、6、9),能够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通过比较______(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可以论证猜想二。当小球质量为30g时,传感器最大示数F与距离传感器的高度h的表达式是______
(4)小华还想验证猜想三,请你说说简要的做法:______
2024-04-05更新 | 38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提出猜想与假设】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_______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倾斜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和小丽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赛道的半径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_______有关。
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3)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示数为1N,让质量为30g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其目的是_______
【收集证据】
观察并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AB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m0.50.40.3
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N1.901.781.66

【分析与论证】
(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2-03-30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