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5 题号:22053687
图甲是小融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应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样便于验证像和物的___________关系;
(3)将点燃的蜡烛A置于玻璃板前方,小融的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的像,若发现蜡烛A的像不太清晰,通过点燃蜡烛B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变清晰;
(4)实验中,若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如图乙所示,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像A较___________(填“亮”或“暗”),其中较远处的像A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_____(选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5)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_____
A.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左半边镜子成完整像,右半边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孙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
a.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图所示;
b.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c.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d.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请你针对孙悦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用 _____替代点燃的蜡烛的像,实验时观察到两者完全重合,此现象表明 _____;同时,我们把实验中物体和它的像用直线连接起来,比较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得出 _____的结论;
(2)孙悦同学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_____
(3)孙悦同学的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说出正确做法。 _____
2022-08-19更新 | 37次组卷
【推荐2】(1)小刚在实验室里做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如图甲所示。

(1)①小刚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小刚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他在ON的另一侧观察到了反射光OB,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小明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行研究,如图乙所示。
①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_____(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
②小刚选用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蜡烛A放在玻璃板一侧,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和蜡烛A的像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但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小刚用一张白屏代替蜡烛N放在B位置,白屏___________承接蜡烛的像,此时小刚应在___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白屏。
2023-03-26更新 | 6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点燃A蜡烛,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爱思考的小明想:既然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为什么不把B蜡烛一起点燃呢?于是点燃了B蜡烛,发现根本看不清A蜡烛的像。经过分析,是经过B蜡烛透射过来的光太强,玻璃板反射A蜡烛的光太弱,实验一般在较暗环境下完成;小明为了在较亮的环境中也能完成实验,他需要的玻璃板是_______(选填“全透明”、“半透明”或“全黑色”)。根据这个原理,夜间行驶的汽车,最好_______(选填“打开”或“关闭”)车内灯光。
2024-03-12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