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2 题号:22662242
【探究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问题】小丽热爱跳舞,回想起练习跳舞时,可通过练习室前面的大镜子调整自己动作的幅度和肢体位置,因此引起了她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如图甲所示,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证据】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____
(2)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眼睛在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使蜡烛B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小丽在选器材的时候还选了一根刻度尺,选刻度尺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的关系;
(4)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丽只将茶色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解释】……
【交流】
(1)实验中发现,在玻璃板后面相距较小的距离内,有两个蜡烛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
(2)实验结束后,小丽无意间从玻璃板中看到教室后面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选用厚度较 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
(2)A、B两根蜡烛的大小和形状应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样便于验证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原因是______。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相对镜面是 ______的。
(4)若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2021-12-12更新 | 97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为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_____(选填“较薄”或“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一根完全相同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小明正在观察蜡烛A的像,若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那么小明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5)如图,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
2022-11-12更新 | 13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本实验应选择玻璃板替代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与A一样大的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面观察,直至蜡烛B和蜡烛A的像位置重合。选择一样大的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选填“大小关系”或“距离关系”);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
(4)实验中,需要在白纸上确定玻璃板的位置,由于玻璃板具有一定的实际厚度,于是小红认为:玻璃板的位置应该以玻璃板厚度的中线为准,如图乙中虚线所示。小红的这种认识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2022-02-13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