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物理综合库 > 光学 > 光现象 > 平面镜成像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1 题号:2292419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玻璃板、蜡烛等器材。
(1)小明最终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
(2)在探究过程中,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多次改变蜡烛_______(选填“A”或“B”)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在白纸上做好相应记录.如图乙所示,得到了物和像的位置关系,若要证明物和像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还需要什么器材?______________

(4)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由图中1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2的位置.小明向右移动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则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5)为了能在玻璃板中看到烛焰清晰的像,选择较_______的环境进行实验.夜间大巴车在无路灯的高速路上行驶时,为了不影响司机视线,应该_______(选填“打开”或“关闭”)车内灯光。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神奇光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完成光现象的学习后知道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使物体成像 , 以下是他们在复习过程中重做这两个实验时的情况:

(1)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选择平面镜时犹豫不定,应该选择______ ( 选填“薄镜子”或者“薄玻璃板”)作为反射面,理由是______
(2)开始实验后,他将点燃的蜡烛 A 放在平面镜前,用与A等大的蜡烛 B 在平面镜后面移动,使之与 A 的像重合,但是无论怎样在水平面上移动,他都无法使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接下来他应该______
(3)当小华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同时,同组的小红也完成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点燃蜡烛后,看到的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小红应该______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完整的像;
(4)完成实验后, 同学们进行了讨论与分析,请你也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成的像的不同之处: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2-08-12更新 | 149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的装置图。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从而确定______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玻璃板的厚度不计);
(4)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蜡烛A的像将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
(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023-10-04更新 | 1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小明进行的实验步强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茶色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选择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
(3)小明在实验时,测出一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并且发现两者等长,于是得出实验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移去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5)如图乙所示,玻璃板原来沿直线MN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_____°,转动后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0-11-22更新 | 1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