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第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辽宁 九年级 二模 2022-03-13 31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B.树枝折断C.冰块融化D.海水晒盐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取用液体药品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NaOH固体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下列化肥中属于磷肥的是
A.CO(NH2)2B.K2SO4C.NH4HCO3D.Ca(H2PO4)2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4. 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炒菜油锅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C.液化气泄漏起火时,首先关闭阀门
D.逃离火灾现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表成黑色固体
B.灼烧羊毛线,产生烧毛发的气味
C.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D.稀硫酸中加入铜粉,产生气泡,溶液变为蓝色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6000L氧气经加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氧分子变小
C.氧气与臭氧属于不同种物质,是因为它们由不同分子构成
D.氧化汞受热分解,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2021-05-17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7. 将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汽油B.面粉C.小苏打D.硫酸铜
2018-01-12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同步练习:第九单元 溶液1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8. 实验室用氯化钠和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计算、量取、溶解、装瓶、贴签
B.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
C.实验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散热
D.若在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
2019-07-12更新 | 629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9. 豆制品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由22个原子构成B.亮氨酸中含有氧分子
C.亮氨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D.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1.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
B.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则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D.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
ACaCO3 (CaO)高温煅烧
BNaCl溶液(CaCl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CN2(O2心通过灼热的铜网
DKCl (MnO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3.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
(3)标出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4. 某学校为学生准备的午餐食谱如下:米饭、红烧带鱼、炒白菜、炸鸡翅等,所用餐具是塑料筷子、不锈钢餐盘和陶瓷汤匙。
(1)食谱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
(2)所用餐具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3)餐后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
(4)餐后小强饮用了矿泉水,矿泉水瓶应投入______(填字母序号)标志的垃圾箱。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15. 2019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被确定为“世界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2是这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硫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硫元素、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3)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硒的质子数是______
(4)氧、硫、硒三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5)硒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
2022-03-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第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16. 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时,X与Z的溶解度相等。
(2)当X中混有少量Y时,若要提纯X,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3)t3℃时,将等质量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4)在t3℃时,向盛有30gX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若要增大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7.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为减少该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下列措施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②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③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④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3)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科学家采取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18.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金属材料。请根据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的支架一般用钢制而不用纯铁制的原因是______
(2)自行车车链子采取的防锈措施是涂油,其防锈原理是______。除防止金属锈蚀外,请再写出一种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______
(3)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假设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4)请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其原因是______
2022-03-1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第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推断题 | 较难(0.4)
19. 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_____;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
   
2018-08-03更新 | 533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简答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0.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2)B是过滤操作。经过两次过滤后的滤液仍浑浊,可能的一点原因是______
(3)C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中观察到两支试管内产生气泡速度不同,由此可知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是______
(4)D实验是向两个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立即拧紧瓶盖,充分振荡。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实验题 | 较易(0.85)
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和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该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过程中,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写出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2-03-1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辽宁省朝阳市第五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它常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实验1】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碳酸氢钠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2】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碳酸氢钠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向其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固体粉末。
【实验方案】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粉末放在铜片上,进行加热,如下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若要验证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写出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充分反应后,同学们对剩余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OH
猜想2:Na2CO3
猜想3:NaOH和Na2CO3
同学们提出上述猜想的依据是______
【实验验证】为确定剩余固体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2正确
②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镁溶液______
【评价交流】小红认为步骤②中的氯化镁可以用硫酸镁代替,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构成的奥秘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2
填空与简答
8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实验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5
物质构成的奥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85浓硫酸的稀释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30.85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单选题
40.94灭火原理与方法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单选题
50.85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盐酸的物理性质  羊毛、合成纤维、棉的鉴别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6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单选题
70.85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单选题
80.85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单选题
9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100.85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11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  能量转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单选题
120.65金属与氧气反应  高温煅烧  蒸发结晶  转化为沉淀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30.8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常用化合价规律填空题
140.94乳化现象及应用  维生素的来源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垃圾分类(北京)填空题
150.85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简单规律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填空题
160.4结晶分离混合物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填空题
170.85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填空题
180.85合金的认识  金属活动顺序理解和判断  工业炼铁的原理及装置  金属的防锈措施填空题
190.4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酸的通性  盐类参与的反应  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推断题
20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过滤操作问题分析简答题
三、实验题
210.8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浓硫酸做干燥剂
四、科学探究题
220.65盐类参与的反应  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
五、计算题
230.4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应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相关现象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