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期末 2023-02-22 23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A.夯筑土屋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D.烧制彩陶
2020-07-20更新 | 1778次组卷 | 73卷引用:福建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D.取用固体粉末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济南市2017年11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减少燃煤的使用,有效地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造成空气污染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4.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
pH3.5~4.52.9~3.36.3~6.67.6~8.0
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D.鸡蛋清
2019-01-30更新 | 80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天津卷)化学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5.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C.在电解水实验中,分别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进行加热,溶液变为无色
2023-02-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7.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恰当的是
A.2H:二个氢元素
B.H2O:—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C.Mg2+ :—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8. 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B.②③⑤C.③⑤D.②④⑤
9. 2021年9月24日,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淀粉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10:5
C.淀粉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淀粉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2023-02-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铁、氢氧化铜、冰水混合物B.钙片、氯化镁、河水
C.天然气、碳酸钠、石油D.液氮、硫酸钡、粗盐
11. 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D.在食品袋里充入氧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2023-02-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2. 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
物质
反应前质量/g1051220
反应后质量/g8530x
A.x=4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4:15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改变,乙一定是催化剂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下列各项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A.灭火的方法B.物质的组成
森林着火时,开辟隔离带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成分
C.实验安全D.物质的构成
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
不能把鼻孔凑到集气瓶闻气体的气味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原子的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A.AB.BC.CD.D
2023-02-2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4.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实质是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2023-02-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5.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中正确的是
A.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则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023-02-20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1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镁条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
D.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2023-02-20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4)请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2023-02-2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容易(0.94)
名校
18.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 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
(3)由B 、C 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9. 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
(2)我们需要清新洁净的空气,为减少雾霾的吸入,人们出行经常带口罩,是利用口罩中填充物(活性炭)的_______性。
(3)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可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4)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_操作。
2023-02-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0. 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其中B乃生命之源,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B和C,且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名称_______,请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请说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
2023-02-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如图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若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当用B装置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_______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开始收集氧气。
(4)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____
(5)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_______装置来收集NO。
2023-02-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四、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科学探究题 | 适中(0.65)
22. 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溶液变____色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
分析与结论Ca(OH)2能与指示剂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
【验证实验】
请填写实验记录中空缺的内容①_______;②_______
【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实验三、实验四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
I.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_______试液,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_______完全反应了。
II.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足量的盐酸溶液,观察到有_______产生,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拓展延伸】
同学们针对实验四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

III.将充满CO2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倒扣入盛有不同液体(液体温度相同)的两个烧杯中,根据试管内液
面上升的高度不同(如图所示),确定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和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总结提升】
(1)通过上述实验验证了碱溶液的化学性质。
(2)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依据检验反应物消失(或减少)或证明新物质生成这两种思路,利用间接观察法证明反应发生。
2023-02-2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卷题型(共 2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6
填空与简答
4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实验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20.94浓硫酸的稀释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的加热  固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30.65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氧气助燃性及实验单选题
40.85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50.85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60.8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70.65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80.85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单选题
90.65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单选题
10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盐的定义单选题
11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乳化现象及应用单选题
120.8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分解反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单选题
130.65氧化物的定义  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灭火原理与方法  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单选题
140.65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15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溶液的基本特征  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  爆炸、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单选题
160.4催化作用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70.85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填空题
180.94元素的概念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填空题
190.65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活性炭的吸附性  硬水的危害及软化方法  过滤填空题
20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二氧化碳的用途  碳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推断题
三、实验题
21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四、科学探究题
220.65强碱露置在空气中的变质  碱的通性  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判断
五、计算题
230.8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溶液和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