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23-11-15 1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1. 亚运会秉承了绿色办亚运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B.垃圾分类投放,并露天焚烧
C.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2023-10-09更新 | 121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苏州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雕刻木版年画
B.手捏雕绣花边
C.烧制御窑金砖
D.缂织蚕丝书画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3. 下列常见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水B.金刚石C.氯化钠D.二氧化硫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4. 分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从组成角度,KClO3不属于
A.纯净物B.化合物C.含氧化合物D.氧化物
2023-11-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5. 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蒸发皿B.烧杯C.滴瓶D.药匙
A.AB.BC.CD.D
2023-11-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铝元素:AlB.水分子:H2OC.2个氢原子:H2D.碳酸钠:Na2CO3
2023-11-1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7.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具有光学特性,可用于切割玻璃
B.镁有银白色光泽,可用作制烟花
C.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2023-11-14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8. 天津大学研制出稳定性更好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一Ag/In2O3。In2O3中In的化合价为
A.+2B.0C.+6D.+3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9. 通常情况下,双氧水会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光照条件或二氧化锰等物质会加快其分解速率。下列容器中,最适合盛放双氧水的是
A.棕色广口瓶B.无色细口瓶C.棕色细口瓶D.金属容器
2023-11-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0. 在实验室中,常用双氧水中加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在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中,一定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B.水槽C.集气瓶D.锥形瓶
2023-11-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1. 在实验室中,常用双氧水中加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二氧化锰不能使双氧水分解出来的氧气总量增加
B.二氧化锰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有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要使双氧水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反应就不能发生
2023-11-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2. 下列有 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吸取水样B.滴肥皂水C.振荡D.加热水样
A.AB.BC.CD.D
2023-11-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13. 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2022-06-22更新 | 3096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14. 《杭州亚运会药品指南》明确了亚运会期间运动员的用药清单。阿司匹林(C9H8O4)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功效,属于安全用药。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中含21种元素B.阿司匹林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H、O原子个数比为1:8D.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2023-11-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15.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现象明显,取用的试剂越多越好
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别人
D.为了方便,熄灭酒精灯时,直接用嘴巴吹灭
2023-11-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6.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和二氧化碳:紫色石荔试液B.酒精和白醋:闻气味
C.水和浓氨水:酚酞试液D.氧化铜和四氧化三铁:看颜色
2023-11-14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7. “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密度仅0.16 mg/cm3。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两种碳单质,是一种良好的绝缘材料。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碳海绵能浮在水面上B.碳海绵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碳海绵不易导电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2023-11-14更新 | 59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8. 科学家利用“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3种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C.有单质生成D.反应前后“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质量发生改变
2023-11-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9.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镁能与白醋反应,铜不能与白醋反应反应物的种类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温度
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 铜粉在氧气中易燃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AB.BC.CD.D
2023-11-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探究氧气的性质,将透明的实验盒中间用隔板插入细沙分成两部分,将O2倒入倾倒室,然后一段时间后提起中间隔板,得到倾倒室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通过装置和数据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大约为20%
B.MN段曲线快速上升,说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实验中“提起中间隔板”操作对应的时间点约在第25s
D.NP段蜡烛燃烧越来越微弱,最后在P点熄灭
2022-01-17更新 | 622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2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茶道、中医等处处皆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1)茶韵悠长
唐代陆羽煎茶“清汤绿叶,味鲜醇,香扑鼻”。《茶经》中记载“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其格以生铜铸之”。
①“香扑鼻”,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
②“火能熟水”说明燃烧___________(填 “吸收”或“放出" )热量。
③“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基本实验中的___________操作。
(2)妙手回春
炉甘石始载于《外丹本草》,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3)和碱式碳酸锌[Zn2(OH)2CO3],炮制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锌(ZnO),可作为外用药使用。
①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___________(填 “常量”或“微量”)元素。锌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锌原子的质量为65.38 g             b.锌的原子序数为30
c.锌原子核外有四层电子               d.锌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②氧化锌、碳酸锌、碱式碳酸锌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药效高低与锌元素的含量相关,含量越高,抑菌活性效果越好。相同质量的三种物质,抑菌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
③碱式碳酸锌的化学性质与碱式碳酸铜相似,加热后分解为三种氧化物,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023-12-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制备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管,应在装置A的___________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2)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实验中发现反应速率过快,可以选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分液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将装置B与C连接,观察到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不可燃,不助燃,___________
(3)装置D模拟氢氧焰实验:
①关闭止水夹K,通入氢气并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___________。 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
②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则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___________有关。
2023-11-2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3. 二氧化碳的捕集、储存和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1)工业上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___________(填字母)。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气温上升        c.雾霾天气
(2)自然界的绿色植物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的转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海洋中的海水也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的捕集:
①物理吸附:可以利用固态吸附剂来分离回收二氧化碳,吸附剂可能具有___________(填“疏松多孔”或“坚实致密”)的结构。
②化学吸收:CaO可以通过如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二氧化碳的捕集与释放,反应Ⅰ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的储存:
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成功投入使用。其原理是将油井开采产生的油气混合物注入高碳分离器,再将分离出的二氧化碳通入压缩机加压和干燥,使其变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状态。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二氧化碳被压缩过程中变化的是___________
②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不同
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
c.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
(5)二氧化碳的利用:
二氧化碳和氨气可以生产尿素[CO(NH2)2],其主要流程如下:

①“分离”:分离液态空气的过程是___________(“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合成氨”:合成氨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合成尿素”:利用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尿素和水。已知二氧化碳和尿素中的碳元素质量相等,则理论上,产生6 t尿素可以消耗二氧化碳___________
2023-12-06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五、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竹与梅、兰、菊并称“花中四君子”,因其“挺拔修长、外直中通”,常被看作高雅之士的象征。“外直中通”的竹节内的气体是什么?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开展了探究。

Ⅰ.收集竹内气体
(1)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置于水槽中,将打孔后的竹节置于水中,按照图A所示方法收集竹节内的气体。预先在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Ⅱ.检验气体成分
(2)步骤①: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满气体的矿泉水瓶,木条持续燃烧一段时间, 说明气体中含氧气。
步骤②:请设计实验验证图B矿泉水瓶内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__________(操作、现象和结论)
   
Ⅲ.测定氧气含量
(3)步骤①:将集满气体的矿泉水瓶连接导管构成图C所示装置。若要将瓶内的气体排入集气瓶中,则水从___________(选填 “a”或“b”)导管注入。
   
步骤②:将步骤①中的集满竹内气体的集气瓶组装成如图D所示装置,用电热棒引燃白磷,瓶内充满白烟,白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气体量筒内蒸馏水量筒内剩余蒸馏水
450 mL90 mL45.5 mL
白磷(P4)与红磷的燃烧产物相同,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结合表内数据,计算竹内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4)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水,在实验中所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导管末端形成液封,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2023-11-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六、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5.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主火炬以零碳甲醇(CH3OH)作为燃料,成为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惊艳国内外。
Ⅰ.甲醇的制备
甲醇易溶于水,熔点-97.8℃, 沸点64.7℃,零碳甲醇是指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成的甲醇,甲醇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还可以再生成甲醇,实现碳循环。
(1)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碳与氢气经催化剂作用生成甲醇,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___________(填 “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不变,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②加热反应后的混合液体可将甲醇与水分离。该过程中,先转化为气态的是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使用两种催化剂,探究了影响二氧化碳与氢气制备甲醇反应效果的因素。反应效果可用甲醇的选择性衡量,数值越大反应效果越好,结果如图2所示。

由上图可知,影响二氧化碳与氢气制备甲醇反应效果的因素有催化剂的种类、___________。上述因素中对反应效果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
Ⅱ.甲醇的应用
(4)甲醇电池是一种利用 甲醇作为燃料的化学电池。电池工作时,甲醇与氧气反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
2023-12-07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七、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水蒸气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题图-1所示。1800年,尼克尔森利用电解法进行水的分解实验。

(1)拉瓦锡“枪管实验”涉及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尼克尔森利用电解法进行水的分解实验,可得出有关水的结论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水可以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2)某兴趣小组也对电解水实验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
i.水的导电能力很弱,加入少量NaOH、Ca(OH)2、NaCl等物质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ii.氯气(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为研究电解水时增强水的导电能力的方法,分别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Ca(OH)2、NaCl,搅拌至充分溶解,利用题图-2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了电解水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水中加入的物质
管内位置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NaOHCa(OH)2NaCl
管a电极附近产生少量气泡产生少量气泡,溶液变浑浊产生少量黄绿色气
管b电极附近产生较多气泡产生较多气泡产生较多气泡
①第二组实验中,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变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结合第三组实验现象分析,要探究水的组成,能否在水中加入NaCl来增强导电性,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3)为研究影响电解水反应速率的因素,利用12V直流电源进行了相关实验探究,数据如下:
编号温度NaOH溶液浓度b 管气体体积a管气体体积电解时间
A20°C2%20 mL9.8 mL54.0 s
B20℃5%20 mL9.8 mL36.2 s
C30℃2%20 mL9.9 mLX
D30°C5%20 mL9.9 mL35.4 s
①比较实验A和B,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②分析四组实验数据,实验C的电解时间“X”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32.4        b.35.2          C.50.2             d.55.6
③查阅资料发现,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直流电的电压也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在D实验的基础上,若要证明电压增大能加快电解水的反应速率,请利用如图-3所示的电源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
2023-11-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

试卷题型(共 2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填空与简答
3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4
化学实验
5
身边的化学物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绿色化学单选题
2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30.94微粒的共性单选题
40.6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盐的定义  氧化物的定义单选题
50.85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单选题
60.65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70.94金刚石的相关知识  二氧化碳的用途  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80.94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单选题
90.85药品的保存单选题
10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单选题
110.8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单选题
120.94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物质的加热  振荡和搅拌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13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活性炭的吸附性  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单选题
140.6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单选题
150.94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单选题
160.85乙醇  物质鉴别——选用试剂鉴别  常见物质的颜色单选题
170.8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根据新信息判断碳单质的性质  碳单质的可燃性单选题
18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单选题
19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差异单选题
200.85氧气助燃性及实验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21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填空题
230.65化合反应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流程题
25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填空题
三、实验题
220.8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氢气的可燃性
四、科学探究题
24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万用瓶的使用
26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设计实验达到实验目的  根据现象推测结论  实验现象的解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