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23-11-25 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1. 2021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农药化肥合理施用D.清洁能源推广使用
2021-06-22更新 | 1129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2. 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氮气液化B.碘的升华C.粮食酿酒D.汽油挥发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猕猴桃营养丰富,硒含量特别高,有助于人体防癌抗癌。这里“硒”指的是
A.硒原子B.硒单质C.硒分子D.硒元素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4.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氮气B.氯化钠C.铜D.水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5. 全硼富勒烯团簇(B40)的分子结构像中国红灯笼(如图)。B40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氧化物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导管连接B.胶塞塞紧
C.气体验满D.气体收集
2021-06-22更新 | 2689次组卷 | 50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7. 将装有少量酒精的透明气球排净空气后密封,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气球慢慢膨胀,其原因是
   
A.分子数量变多了B.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了
C.生成了新的分子D.每个分子体积变大了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8. 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3种元素组成B.N、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C.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D.1个中含有3个氧分子
2023-06-17更新 | 1013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A.电子数:硫原子>硫离子B.空气中含量:氧气>氮气
C.溶解性:氧气>二氧化碳D.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吸入空气
2023-07-20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0.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5 个碳酸分子:5H2CO3B.氦气:He2
C.2 个镁离子:2Mg+2D.3 个氧原子:O3
2023-11-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1. 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凝胶冰”是纯净物
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2020-10-18更新 | 1094次组卷 | 4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轮模拟测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2.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相对稳定B.CO2含量过高影响人体健康
C.N2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D.O2可以支持所有的物质燃烧
2022-10-01更新 | 53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4.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物质目的实验方案
AO2和CO2区分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硬水和软水鉴别取样,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CNaCl(细沙)分离取样,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N2(O2除杂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A.AB.BC.CD.D
2023-11-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5.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基本观念、基本常识认识错误的是
A.结构观:CO 和 CO2 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B.元素观: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C.变化观: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
D.微粒观:保持 H2O2 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023-11-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7.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氧化。甲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后测得集气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6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乙同学利用传感器实时测定该装置集气瓶中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变化,绘制成如图2所示的曲线变化趋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1                                                          图2
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实验结束后进行误差分析,可能是实验前弹簧夹未夹紧
C.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6%
D.图2中DE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集气瓶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8.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D.   探究铁丝在 O2 中燃烧
2023-11-2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9. 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种生产高锰酸钾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I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步骤II中氮气是生成物之一
C.步骤III电解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K2MnO4+H2OH2+KMnO4+KOH
D.上述流程中KOH可以循环利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20. 对于如图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打开a,试管I中产生气泡,试管II中无现象
B.打开a,液体从试管II流向试管I
C.关闭a,无法使试管I中反应停止
D.先打开a,稍后关闭,试管II中产生白色沉淀又溶解了
2020-01-08更新 | 554次组卷 | 10卷引用: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21. 我国力争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碳”减排、“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 4 种主要途径。
Ⅰ.“碳”减排:
(1)CO2 的过度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下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不可行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停止使用煤和石油               
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                 
c.骑共享单车出行
Ⅱ.“碳”捕集:
(3)工业上“碳捕集”主要从工业废气中捕获。CO2 浓度越高,捕集成本越低。燃煤电站用 ________ (选填“纯氧”或“空气”)进行燃料燃烧,可以产生高浓度的 CO2
(4)风化岩石中的 CaCO3 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 CO2 和 H2O,发生反应转化为 Ca(HCO3)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
Ⅲ.“碳”封存:
(5)自然界“碳封存”主要利用绿色植物的 ________ 作用封存 CO2
Ⅳ.“碳”利用:
(6)工业上常用 CO2 和 NH3 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生产 CO(NH2)2 和 H2O,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 ;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 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转化的微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速率             
b.X 的化学式 CH3COH                 
c.合成 X 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
2023-12-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三、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Ⅰ.如图 A、B、C、D的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 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B、C、D 粒子共表示________种元素,A、B、C中属于离子是________ (填字母)。
(2)图 D 表示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________
(3)银原子中质子数为 ________,一个银原子质量约是一个碳原子(C-12)质量的________ 倍(填整数)。
Ⅱ.氨气与氯化氢反应可以得到氯化铵,该反应常用于探究微粒的运动性。那么,微粒运动速率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4)氯化铵(NH4Cl)是由 __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
【进行实验】将一根玻璃管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见图甲:
   
(5)由图甲实验可知,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其微粒运动速率越 ________
Ⅲ.【拓展延伸】
再取一根 V 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左右两端同时塞入分别滴有浓盐酸、浓氨水的脱脂棉,再塞紧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浓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现白烟,见图乙。
(6)图乙实验中,最先出现白烟的位置与图甲实验相反,说明相同条件下________,同时实验过程中发现V 型玻璃管发热,其原因是 ________
Ⅳ.NaCl 可用作雪天道路抗冻剂。冰水混合物中,水与冰会发生水分子交换。0℃时,水与冰发生交换的水分子数目相等,该微观过程如图 1 所示。向冰水混合物中加入 NaCl,水分子交换的微观过程。
   
(7)图 2 所示。从水分子交换的角度解释 NaCl 降低水凝固点的原理是 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四、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3.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使用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制得的 H2 中含有 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 CO 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氚(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 1 个质子和2 个中子的原子)可用于核能发电,再利用电解水法制氢。
图 1 是化学家研究利用 ZnO 和 Fe3O4 为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水的高效分解获得氢气。在一定温度下,利用 Fe﹣Mo/C 作催化剂,裂解乙醇可以制备氢气。图 2 是科研人员研究相同温度下裂解乙醇制备氢气时,催化剂中 Mo 与 Fe 最佳质量比的实验结果,图中氢气产生速率越高,说明催化剂效果越好。

(1)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2)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 H2 与 CO 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 CO 的沸点________
(3)氚可用于核能发电,再利用电解水法制氢。
①氚属于 ________元素的一种原子。
②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4)利用 ZnO 和 Fe3O4 为催化剂制取氢气过程如图 1 所示,该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________ ;写出反应 2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5)对比图 2 中的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
2023-12-06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五、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有以下装置:
   
(1)选择装置 B 和 D 组合可用于实验室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
(2)实验中某同学发现 D 装置水槽中的水变红,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3)搭建如图 2 所示装置时,需要调整试管的倾斜角度,可松开 ________(选填“K1”、“K2”或“K3”)处的螺丝,待调整后再拧紧。
(4)某同学用 C 装置制备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_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比双氧水制氧气还要剧烈得多。你认为如图中最适合制备乙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其优点是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六、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应用题 | 较难(0.4)
解题方法
25. 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
Ⅰ.我国生活饮用水的部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细菌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铜<1.0mg/L;铁<0.3mg/L细菌总个数<100个/mL

(1)要使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感官指标,可通过活性炭的 ________ 作用而达到。
(2)化学指标中的铜、铁在人体中属于 ________ (选填“常量”或“微量”)元素。
(3)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________
Ⅱ.自来水厂利用氯气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
(4)HClO 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生成 HCl 及另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查阅资料】
a.HClO 是一种不稳定弱酸,仅存在于溶液中,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如石蕊、品红)褪色,有很强的漂白作用。
b.Cl2 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用较高浓度的 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 Cl2
   
Ⅲ.为了探究 HClO 的漂白性,结合上述符号表达式,学习小组同学联想到以前和老师一起做过的 CO2性质的探究实验,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 1)来解决这个问题。
(5)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表:
实验环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干燥红色布条不褪色________
B________Cl2和水的混合物能使红色布条褪色

(6)为了证明是 HClO 的漂白性,还需要设计实验:在一个红色布条上滴加 ________ (化学试剂名称),布条无变化,排除 HCl 的漂白性。
(7)烧杯中 NaOH 溶液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实验中,仍能闻到轻微刺激性气味,原因可能是 NaOH 溶液浓度 ________(选填“太高”或“太低”),将 C 中导管与 D 相连,可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
(8)取实验后 B 中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能观察到的先后现象是________
2023-11-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七、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6. 碘酸钾(KIO3)为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常作为补碘剂被添加到食盐中。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如下:
【实验 1】探究 KIO3 的热稳定性。按如图装置完成实验:
序号1﹣11﹣2
装置      
现象加热较长时间后,导管口持续产生气泡a
【结论与反思】
(1)食盐中加碘可预防 ________ 疾病。
(2)实验 1-2 中 a 处现象为________,说明 1-1 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由此证明碘酸钾与氯酸钾一样受热会分解且反应相似,请写出碘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
【实验 2】探究 KIO3 与维生素 C 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取不同浓度的碘酸钾和维生素 C 溶液按下表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a.淀粉溶液遇单质碘(I2)变为蓝色,遇 KIO3、维生素 C、醋酸均不变色。
装置序号溶液的浓度实验现象
碘酸钾维生素C
   2-110%10%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蓝色
2-20.5%0.5%溶液慢慢由无色变为蓝色
2-30.25%0.25%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渐变为浅蓝色

(3)根据实验中“KIO3 溶液与维生素 C 溶液均不能使淀粉变蓝色,但是两者混合后淀粉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4)对比实验 2﹣1、2﹣2,可探究的影响 KIO3 与维生素 C 反应的因素是 ________
(5)由实验 2﹣3 现象得出:醋酸会 ________ (选填“促进”或“抑制”)KIO3 与维生素 C 的反应。
(6)影响反应速度因素有很多,比如催化剂的种类。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小明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以生成 30mL 气体为标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序号5%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其他物质质量待测数据
3-120/a
3-220氧化铜0.5gb
3-320二氧化锰0.5gc
① 做实验 3﹣1 的目的是 ________
② 若待测数据 b ________ c(填“>”、“=”或“<“)可知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反思】
(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催化剂的种类、反应物浓度外,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
2023-11-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2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填空与简答
2
综合应用题
2
实验题
1
科学探究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物质构成的奥秘
4
身边的化学物质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  “三废”处理  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单选题
2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30.85元素与原子、物质的区别与联系单选题
40.94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单选题
50.6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氧化物的定义单选题
60.65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仪器连接单选题
7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单选题
80.85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90.65离子的概念及形成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氧气的物理性质及贮存  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实验结论单选题
100.6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单选题
11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微粒的共性单选题
120.94证明空气及各成分的存在及性质单选题
130.85各类物质间反应的总结单选题
140.6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单选题
150.65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16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氧化反应单选题
170.6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误差分析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单选题
18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探究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  气密性检测  万用瓶的使用单选题
19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空气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单选题
200.4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拓展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210.65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填空题
230.65元素的概念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  氢能源的优点科普阅读题
三、综合应用题
22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250.4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  硬水的危害及软化方法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碘、铁元素
四、实验题
240.6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五、科学探究题
260.65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氧气助燃性及实验  氯酸钾制取氧气  某些元素的缺乏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