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福建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23-12-18 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常温下,不适宜运用物理性质区别的物质组是
A.高锰酸钾晶体和氯酸钾晶体B.酒精和食醋
C.食盐和面粉D.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2024-01-01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1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2. 碳家族是物质世界里最庞大的,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B.鉴别O2、CO、CO2,可行且简便的方法是试验三者在水中的溶解性
C.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1/3的水密封,振荡后瓶子变瘪,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D.利用化学变化有可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不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2023-02-22更新 | 37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3. 实验是化学课堂的“最高法庭”,实验设计的严谨性直接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准确获得。下列实验设计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C.   证明分解的催化剂
D.   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4.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第一次读数为20mL,倒入部分液体后第二次读数为40mL,经实际测量,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为19mL,则该名同学读数方式先后可能为
A.先平视,后仰视B.先仰视,后俯视
C.先俯视,后仰视D.先俯视,后平视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5. 用CO2与H2O合成丙时有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炼铁高炉中也发生转化①的反应B.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C.整个转化中,甲与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D.乙、丙在O2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2023-06-17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解题方法
6.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化学思维,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单质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等,则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则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D.在不同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同,则在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一定显相同化合价
7. 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易得到电子,W原子易失去电子
B.Z、Y与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CO3
C.X与W属于同一周期
D.X与Y可形成两种常温下为液体的化合物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8. 足量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结合教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起始阶段蜡烛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②燃烧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蜡烛熄灭是由于瓶内氧气浓度过低
④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
A.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 如图所示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镁条在装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并恰好完全反应
D.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容积不会改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