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期末 2024-01-24 3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 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B.古代烧制陶瓷
C.霓虹灯发光D.制叶脉书签
2024-02-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为了达到此目的,以下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少开私家车一定程度上能减少PM2.5的排放
B.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能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C.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大力提倡绿化、增加居民区绿化带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称量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C.检查装置气密性D.测定溶液pH
2024-02-0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4.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A.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B.氧化钙、CaO、消石灰
C.汞、Hg、水银D.氢氧化钠、NaOH、火碱
2023-06-28更新 | 86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
B.在氧气中点燃铁丝,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将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变成无色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2:1
2023-06-28更新 | 33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潜江市 天门市 仙桃市 江汉 油田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6. 下列图示是几种常见物质溶于水后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   B.   C.   D.   
2022-07-14更新 | 1772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解题方法

7. 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红柿的酸性强于柠檬汁B.洁厕净与碱液不能混合使用
C.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雨水的pHD.新鲜牛奶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变大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8.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众人拾柴火焰高”--指可燃物越多,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9. 下列图示是化学概念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不正确的是
A.B.C.D.
2024-02-0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以下是摘录小丽同学化学笔记本中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NH4NO3溶于水,溶液温度会降低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可能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D.配制16%的NaCl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1. 分别取少量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Ba(OH)2、KNO3
B.Na2CO3、CaCl2、Zn(NO3)2
C.CuSO4、KCl、NaCl
D.H2SO4、NaNO3、Na2SO4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解题方法
12.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燃烧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023-06-26更新 | 567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真题
13.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银杏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从宏观上看:银杏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从微观上看:银杏酸是由1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4.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氢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15. 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C.电解水
D.铁在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2024-02-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6.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质量/g100.34.82.8
反应后质量/g3.2待测86.4
A.待测值为0.6
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
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
D.若构成丙、丁的元素不同,则甲一定是化合物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7.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植物油       B. 面粉       C. 白糖       D. 牛奶
(2)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很多便利店售自热小火锅,其发热的原理是利用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小红发现新买的家具带有异味,于是在室内放了几个活性炭包以达到除去异味的目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5)铁制品表面容易生锈,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写出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但除锈时要控制盐酸用量,若盐酸量过多,最终溶液颜色呈___________色。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8.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表中N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周期。
(2)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_______
(3)移动通信即将进入5G时代,铊将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铊的信息,下列有关铊元素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铊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铊元素的原子核内有81个质子
C.铊元素的原子实际质量是204.4
D.铊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1
2024-02-0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对比实验是实验设计的重要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A所示实验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___________(选填“剧烈”或“缓慢”)。由该实验可以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
(2)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60℃。图B所示实验是通过控制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控制___________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3)图C所示实验中,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燃着的木条先熄灭。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
20. 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填名称)。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_______g水。
(2)向1、3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_______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可观察到_______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1,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2,判断溶液X是_______(填“NaOH溶液”或“稀盐酸”),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乙同学用温度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温度变化如图3(实验过程中热量散失忽略不计),据此可得出反应过程中_______能量的结论(填“吸收”或“释放”)。
2024-02-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四、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21. 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6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8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4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不考虑CO2溶解于水)
实验次数123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25.2m63.883.8
(1)表格中m的值为_____。
(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20-07-20更新 | 601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与社会发展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6
填空与简答
2
实验题
2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3
化学实验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化学与社会发展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自然界碳循环  酸碱的腐蚀性及安全使用单选题
20.65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单选题
30.85浓硫酸的稀释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气密性检测单选题
40.94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常见酸、碱的俗称及化学式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常见盐的俗名、用途单选题
5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单选题
60.65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70.85酸的通性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单选题
80.8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单选题
90.65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氧化物的定义  溶液浓稀与溶液饱和的关系单选题
100.8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常用化合价规律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单选题
110.65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盐类参与的反应  常见物质的颜色单选题
120.65元素的概念  溶液、溶质和溶剂概念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130.85氧化物的定义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单选题
140.65几种可燃气体的鉴别单选题
15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16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70.85活性炭的吸附性  乳化现象及应用  酸的通性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填空题
180.65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元素周期表结构及简单规律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填空题
三、实验题
190.6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200.65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  酸的通性  中和反应相关实验与计算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
四、计算题
210.65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