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2024九化课后作业与单元测试 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测试B卷
全国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24-02-23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 表示“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图标是
A.B.
C.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2.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南昌市解放路学校李老师在讲授燃烧与灭火课上完成了以下几个有趣的实验,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一:李老师将水滴入混有钠的棉花团中,棉花立即着火了,说明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B.实验二:玻璃棒不燃烧而木条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C.实验三: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而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空气)接触
D.实验四: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体积分数为16%,说明蜡烛熄灭后瓶内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3. 小华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中先将V形管放在空气中,向右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后发现白磷不燃烧,再将V形管放在热水中,向右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后发现白磷燃烧。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注射器的活塞回到原位
B.实验中细沙只是防止V形管受热不均匀
C.实验中气球先胀大,后缩小
D.反应过程中V形管中有大量白色烟雾生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4. 如图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是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D.升高水的温度,铜片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5.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B.图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图中的现象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6. 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1在20S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燃烧
B.曲线2的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因此滤纸不燃烧
C.曲线3所示的温度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因此滤纸不燃烧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80℃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比试管①②可知,氮气不支持燃烧
B.对比①③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与氧气接触
C.对比试管②③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试管上方密封的气球有缓冲气压和防止有害物质逸散到空气的作用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8. 在生日宴上,小明同学不小心用生日蜡烛引燃了装有半杯水的纸杯,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的着火点降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
C.未与氧气接触D.纸杯不是可燃物
9.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上,火炬“飞扬“展示了北京冬奥会理念和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冬奥会的愿景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燃料为液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B.在强风和寒冷的环境下火炬仍可以燃烧,说明火炬燃烧不受燃烧条件的影响
C.“飞扬”火炬采用的燃料液氢属于单质
D.火炬“飞扬”的创新设计和使用,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
2024-01-10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五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联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0. 户外运动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如图所示,在野外做饭时人们会在一片空地上用石头围成一圈,在图内点燃木柴生火烹煮,结束后浇水熄灭火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木柴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B.浇水熄灭火堆是为了使木柴的着火点降低
C.将木柴底部架空是为了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
D.点火前将周围的枯树枝清理干净,防止引起火灾
11. 东汉时期的《汉书·地理志》中有关于石油的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下列关于石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化工产品B.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C.其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它是一种清洁能源
2024-01-26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多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2. 粉尘爆炸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C.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
D.易燃易爆物存放点周围要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2024-01-18更新 | 176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3. 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用水喷淋灭火能够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4.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B.水能浇灭燃着的木材,是水降低了其着火点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B.档案失火,应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扑灭森林火灾砍出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
16. 陆游的笔记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勿用铜盏”是因为铜比较昂贵、用瓷盏比较便宜
B.夹瓷盏的照明过程中,主要可燃物是棉绳
C.省油灯用嘴吹灭的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及时添加水的目的是通过降温降低油的着火点
2023-12-30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7. 干垃圾焚烧可用于发电,焚烧前一般需粉碎处理。粉碎的目的是
A.缓解温室效应B.使其充分燃烧
C.使可燃物分子变小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023-12-27更新 | 105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8.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以下古文或谚语从化学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古文或谚语化学解释
A钻木取火使可燃物的着火点升高
B煮豆燃豆箕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石的硬度大
A.AB.BC.CD.D
2024-02-01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元调物理化学试卷-初中化学
19.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下图实验的四支试管,①③中充满氧气,②④中充满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③④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①③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②④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20. 如图表示某市家用燃料使用的改变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D.上述家用燃料使用的改变历程能达到“降碳”的目的
2024-01-27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21. 留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发展的主旋律,化学在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目前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它的主要成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对于三大化石燃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我们应当合理开采
B.煤的干馏是一个物理变化
C.石油的分馏是利用各物质沸点不同而分离

(3)我们心中的完美能源来自于如图装置的___________(“正”或“负”)极产生的氢气。写出如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22. “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本要循环。

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从物质分类角度看,CO2属于______
(2)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_______循环与另外两种循环有本质区别。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能;写出过程⑦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并分析在⑤、⑦两个反应中,虽然反应物相同,但是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4)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并转化为燃料,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研究方向。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不同时代的家用燃料,分析家庭燃料迭代升级之后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项目活动一:认识燃料。家用燃料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变迁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项目活动二: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燃料
【任务1】认识如何安全使用燃料
(2)为防止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燃气公司给用户安装了燃气报警器。图1中___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家的燃气报警器安装正确。
       
【任务2】理解燃料变化的意义: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图2所示。
(3)同学们读图讨论后认为,使用天然气可以减轻污染,并有助于减轻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的危害。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层破坏
项目活动三:了解新能源
我国科学家在正开发其他新能源,实现“3060”“双碳”目标。当前我国氢能按如下图规划发展:

(4)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利用太阳光在催化剂Ca2Fe2O5作用下高效分解水制取氢气的“绿氢”制取技术,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4.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利用。燃料与食物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一次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对小区内居民的走访调查,了解了不同时代的家庭燃料,分析了家庭燃料迭代升级之后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
活动一:认识化石燃料
新中国成立后,家庭燃料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多数家庭以柴草为燃料,60-80年代以燃煤为主,21世纪初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发展至今几乎家家户户都通入了天然气。
(1)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_元素。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_______所放出的热量。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活动二:探究如何合理使用燃料
任务1:认识如何使燃烧更充分
(3)同学们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煤炭的使用过程中,把煤做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加充分,请从燃烧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
(4)有人说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该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_______
任务2:了解家用燃料变化的意义
(5)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如图所示:请结合图中的信息分析家庭燃料从煤升级到天然气的原因_______

活动总结:
(6)生活燃料的变迁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燃料的变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人居环境。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路上,我国科学家不断呈现中国方案。请列举一例你知道的新能源。_______
25. 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人造树叶”系统,可以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液体燃料,实现零碳排放。

(1)该系统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化石燃料包括石油、______
(2)该系统的反应之一为:CO2+H2OC2H5OH(乙醇)+O2,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关于“人造树叶”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能够产生液体燃料,有利于缓解能源问题
B.该系统为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新途径
C.该系统与光合作用都产生氧气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较易(0.85)
26.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____等。(填一种即可)
(2)燃油汽车尾气中含有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电动汽车将成为逐步推广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会引起酸雨的是_____.煤充分燃烧既可以节约燃料,又可以减少污染,具体措施是______。(填一种既可)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
A.焚烧垃圾B.开发新能源
C.提倡使用化石燃料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4)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图)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填字母号).
A.风力发电B.太阳能飞机
2023-05-20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I.探究燃烧条件

(1)如图甲,根据两支蜡烛的燃烧情况,说明蜡烛的燃烧需要________
(2)如图乙,装置中红磷燃烧,煤粉没有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
Ⅱ.探究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实验编号可燃物集气瓶中气体反应现象
细铁丝氧气________
细铁丝空气不燃烧
铁粉空气剧烈燃烧、迸出大量火星

(3)实验甲中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
(4)比较实验甲和实验乙,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5)实验丙的产物与甲相同,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上述实验中,能说明“反应物与氧气接触的面积不同,现象不同”的是_______(填编号)。
28. 随着对“火”的认识和使用,人类能够更好地改造自然、改善生活。
(1)图1表示“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增大_______,促进煤燃烧。
   
(2)图2表示击石取火,从燃烧条件分析敲打出火星的作用是_______
   
(3)图3实验中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通过该实验你对燃烧的一个新的认识是_______
   
(4)图4实验中划着一根火柴,火柴杆朝下,火柴头朝上,放置一会就熄灭了,从灭火原理分析原因是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9.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能源,自然界的氢大量存在于水中,因此,“氢能”被称为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太阳能是一级能源
C.氢能是一级能源D.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2)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循环反应步骤制备





你认为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________
(3)利用核能把水分解制氢气,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下图是其中的一种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请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③请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④该核能分解水制取氢气法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0
填空与简答
6
实验题
2
综合应用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社会发展
2
化学实验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物质构成的奥秘
5
物质的化学变化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与爆炸和燃烧有关图标的辨认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单选题
20.6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单选题
30.6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40.6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50.65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60.94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单选题
70.6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单选题
80.94燃烧的定义及条件单选题
90.65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  氢能源的优点单选题
100.8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110.94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120.65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着火点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爆炸、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单选题
130.65着火点  灭火原理与方法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单选题
140.85着火点  灭火原理与方法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常用的灭火器相关知识单选题
150.6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着火点  灭火原理与方法  常用的灭火器相关知识单选题
160.65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着火点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17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着火点单选题
18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金刚石的相关知识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单选题
190.94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单选题
200.94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21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填空题
220.8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填空题
23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火灾的预防及自救措施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  根据图像分析结论填空题
240.65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  甲烷的燃烧填空题
250.65化学方程式配平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填空题
260.85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  绿色化学  空气污染及其保护填空题
三、实验题
27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280.65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灭火原理与方法
四、综合应用题
290.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氢能源的优点  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