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陕西 九年级 期末 2024-02-28 4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石灰石B.空气C.液氧D.干冰
2024-02-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2.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班级劳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清扫灰尘B.擦拭黑板C.教室消毒D.花草浇水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3.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C.使用新能源公交车D.养成节水节电习惯
2024-02-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4. 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取用粉末状药品
C.读取液体体积D.添加酒精
2024-02-27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5. 阁良甜瓜是夏令消暑瓜果,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钙、磷、铁等营养素,这里的“钙、磷、铁”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
2024-02-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6.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B.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C.三大化石燃料都是可再生资源D.用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2024-02-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由上而下缓慢插入集气瓶
B.实验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其炸裂
2024-02-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8.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H2B.硫酸钠:Na2SC.3个氮分子:3N2D.1个钙离子:Ca+2
2024-02-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9. 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A.“点石成金”—化学反应改变了元素种类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10.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其中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B.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的化学式为H2D.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024-02-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11. 某密闭容器中只有乙、丙、丁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一个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值为12B.甲为生成物
C.当丁为5g时,容器中乙的质量为11gD.当甲为2g时,容器中丙与丁的质量之比为12:5
12. 关于以下三个反应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均为氧化物B.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剂扑灭
C.燃烧不一定需要与氧气接触D.三个反应中原子种类均发生改变
2024-02-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3.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泥水、碘酒都属于溶液B.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食盐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
2024-02-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4.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设计
实验目的A.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C.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否可燃D.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A.AB.BC.CD.D
2024-02-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15.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保持溶液温度不变,向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继续加入氯化钾固体
B.将一定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C.加热分解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固体,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MnO2
D.室温下,把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2024-02-27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二、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6.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空间站内的气体组成和地球上空气基本一致,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
(2)宇航员所用的“再生水”是收集的尿液和舱内冷凝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形成的,可用______检验其是硬水还是软水。
(3)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元素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4)空间站科学实验设备中应用了钛合金。工业制钛过程中的一个反应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液氢是运载火箭常用的燃料之一、氢气变为液氢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___________。与化石燃料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一点)。
2024-02-2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17.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硒元素被称为“生命的火种”,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由图1可知,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图2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图3中,A、B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______相同。当C中x=16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A、D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8.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是常温下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D、E是常温下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气体,且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C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D→E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4)D、E中有毒的是_____(填化学式),从分子角度解释D、E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____
2024-02-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1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调节杠杆平衡。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丝变黑,杠杆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下沉。
(2)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
①实验中B端为电源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用图3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如图甲所示,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如图乙所示,在塑料瓶外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火焰分别与高低两个孔持平。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_(填“高”或“低”)处蜡烛先熄灭。
2024-02-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20. 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1)甲同学欲用NaOH固体配制100g10%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①为完成实验,除下列仪器外,还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②配制该溶液时,需称量___________gNaOH固体,应选择___________(填“10”、“50”或“100”)mL的量筒。
③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60℃时,乙同学向质量均为50g的4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KNO3固体,充分溶解。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abcd
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g45505560
所得溶液的质量/g95100105105
①实验a、b、c、d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
②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实验a、b、c、d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024-02-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三、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耐热透明容器探究空气的组成。

(1)实验前,调整活塞到刻度5处并保持自然状态,然后用力向下压活塞,放手后活塞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时,迅速将活塞下压(可迅速提高容器内空气温度)后放手,容器底部的白磷开始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迅速下压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处燃着的白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容器内温度降低B.容器内氧气不足C.容器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4)从白磷燃烧直至装置冷却到室温时,活塞的运动过程为___________,如果实验成功,活塞最终将停在刻度___________处(实验中白磷的体积忽略不计)。
(5)白磷量的多少,对实验结果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2.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控制液体滴加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A、F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收集完后,将集气瓶移出水面,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4)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已知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从A-F中选择)。
2024-02-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四、综合应用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对蔗糖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工业制备蔗糖。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用活性炭脱色,利用的是其___________性。
探究二:蔗糖组成的探究。兴趣小组成员进行了下述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3)小组同学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元素。
【方案二】如下图所示,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4)先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6)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该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烧杯内___________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7)兴趣小组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17.1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26.4gCO2及9.9gH2O,则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024-02-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五、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小宇在实验室中取10g混有少量杂质的高锰酸钾固体样品加热制取氧气(杂质不反应,也不发生物理变化),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该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
2024-02-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身边的化学物质

试卷题型(共 2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5
填空与简答
5
实验题
2
综合应用题
1
计算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构成的奥秘
2
物质的化学变化
3
化学与社会发展
4
化学实验
5
身边的化学物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断单选题
20.94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单选题
30.94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绿色化学  水体的污染及保护单选题
40.85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固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50.94元素与原子、物质的区别与联系  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单选题
60.6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  乳化现象及应用  化石燃料的形成及现状单选题
7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单选题
80.8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单选题
90.65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及其重要性单选题
100.8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11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单选题
120.94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氧化物的定义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灭火原理与方法单选题
130.65判断物质是否能形成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溶液浓稀与溶液饱和的关系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换单选题
14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及产物分析单选题
150.65氯酸钾制取氧气  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单选题
二、填空与简答
160.65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填空题
170.6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  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填空题
18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物质推断的综合应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推断题
19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  金属与氧气反应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填空题
200.6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判断  固体溶解度概念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仪器  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填空题
三、实验题
21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过程  燃烧的定义及条件  气密性检测
220.65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常见仪器及制材的辨认  气体发生、收集装置
四、综合应用题
23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活性炭的吸附性  操作目的分析
五、计算题
24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