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4-04-16 182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 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B.难溶于水C.密度略小于空气D.不燃烧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红糖水C.蒸馏水D.矿泉水
2023-06-23更新 | 86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3.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金刚石C.氢气D.水
2024-01-03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期末模拟卷02(测试范围:沪教版1-6章)-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解题方法
4. 化学肥料中通常含有N、P、K等元素。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H2PO4B.K2SO4C.NH4HCO3D.CO(NH22
2023-06-19更新 | 678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解题方法
5. 下列日常用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料果盘B.羊毛大衣C.纯棉衬衣D.陶瓷杯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6.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图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加入锌粒
C.加入稀硫酸D.收集氢气
昨日更新 | 33次组卷 | 5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明珠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解题方法
7. 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其质子数为

A.82B.58C.140D.198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2价的镁元素:B.硝酸铜:CuNO3
C.2个五氧化二氮分子:2N2O5D.3个铁离子:3Fe2+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9. 重庆被誉为“山水之城,魅力之都”。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体现了吸附性
C.园林以喷灌和滴灌形式浇灌可节约用水
D.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的质量比为2:1
2023-06-13更新 | 91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0. 某品牌苏打气泡水的标签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饮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类别:弱酸性饮料,pH≈6.5
配料:水、食用盐、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等
A.用pH试纸精确测定该饮料的pHB.整瓶口感一致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C.过滤不能分离水和碳酸氢钠D.能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水和无机盐
2023-06-13更新 | 93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化学真题(B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1.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B.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D.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2. 从宏观、微观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二氧化碳和干冰都不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13. 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
B.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容易与氧气反应
2023-06-20更新 | 120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化学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14. 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液氢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B.铝有导热性,可用于制电线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盐酸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5. 食醋是生活中常用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结构模型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酸属于有机物
B.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3.3%
D.一个乙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6. 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X。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1和2中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①中的能量转化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反应②的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C2H4
D.不需要再补充水,上述过程就可以持续发生
2024-05-04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7.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某些商贩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鲜,这样的海鲜可放心食用
B.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
D.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8. 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它们都能和碳酸钠反应
C.将两瓶浓溶液敞口放在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19.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有两种化合物生成,则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C.铁制品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D.镁条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条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0. 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实验或操作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
A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B鉴别NH4Cl固体和KCl固体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操作依次为溶解、过滤和蒸发
D检验硫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A.AB.BC.CD.D

四、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较易(0.85)
21. 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碱
B.物质a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
C.物质b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D.物质c的水溶液呈浅绿色
多选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2. 某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草酸钙分解产物的成分。已知草酸钙()加热易分解:。某同学取12.8g草酸钙,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7.8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产生
B.必须在装置D后面再增加装置B才能检验一氧化碳的产生
C.反应后试管内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g
D.剩余固体为氧化钙

五、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科普阅读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饮食及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1)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过程发生的是_____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航天食品有脱水米饭、宫爆鸡丁、茶饮等,米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___。为保证营养均衡,提供了水果,其主要作用是补充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请你写出电解水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4. 我国强调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圆梦”小组同学确立了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学习内容,力求构建碳中和理念,努力践行低碳行动。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认识“碳中和”。
(1)结合图1所示“碳中和”公益图,“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________相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任务二:揭秘“碳循环”。
(2)从图2中可以看出,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有微生物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和_________。请你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__、岩石吸收和水体吸收等。岩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请你写出这一过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六、实验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5.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筑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生锈和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请你写出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可得出温度达到着火点是铁燃烧的条件之一。
(4)对比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2024-04-15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6. “追梦”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的制备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选择的实验装置依次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其中,选择发生装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测定
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假设每步反应均进行完全(锥形瓶内气体忽略不计)。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200g,反应前,称量实验装置和装置内药品的总质量为958.8g,完全反应后,称量实验装置和装置内药品的总质量为954.0g。

①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请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七、填空与简答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解题方法
27. 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某盐湖水样品含有NaCl、Na2SO4及少量MgSO4和CaSO4,某兴趣小组从中获取NaCl和Na2SO4的主要过程如下。

   

(1)“除杂1”应加入两种过量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杂2”应加入适量的试剂是___________【除杂限选试剂:HCl、HNO3、Na2CO3、Ca(OH)2】。
(2)结合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①在“结晶分离”过程中,0~40℃时,分离获得硫酸钠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②40℃时,120g硫酸钠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硫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024-04-15更新 | 1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八、科学探究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8.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的冶炼
①甲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请你写出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从环保角度考虑,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有不足之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
(2)金属的性质
丙和丁两位同学在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分别将镁条投入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试管中,丙同学加入少量镁条,而丁同学加入了足量镁条。一段时间后,丁同学的试管底部“意外”地出现了灰白色固体。为探究该固体是什么物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足量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碱式氯化镁[]难溶于水,但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和HCl。
【建立假设】假设①:未溶解完的氯化镁;假设②:氢氧化镁;假设③:碱式氯化镁;……
【进行实验】将灰白色固体过滤、洗涤后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固体不溶解假设___________(填“①”或“②”或“③”)不成立
实验二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固体溶解假设②不成立
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
【评价交流】丙同学认为该灰白色固体一定是碱式氯化镁。丁同学认为上述探究还不足以说明该固体就是碱式氯化镁,其理由是___________
(3)金属的回收
某电镀厂为了减少对水的污染并节约成本,从排放的废液(主要含ZnSO4、FeSO4和CuSO4)中回收金属铜、铁以及工业原料硫酸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①固体A的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写出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③步骤Ⅲ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9. 某同学在家中发现长时间不用的某“碱性锌锰电池”表面出现白色固体,他对白色固体的成分产生浓厚兴趣,与组内同学一起展开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1 碱性锌锰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碳酸氢钾受热易分解,碳酸钾受热不易分解。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1)白色固体可能为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钾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猜想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钾的依据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探究活动一】
(2)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白色固体中没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探究活动二】
(3)小组同学继续进行下列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固体中一定有____
②取步骤①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少量的______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白色固体中有氢氧化钾。
③请你写出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实验

试卷题型(共 29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9
多选题
3
填空与简答
3
实验题
2
科学探究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物质的化学变化
2
物质构成的奥秘
3
身边的化学物质
4
化学与社会发展
5
化学实验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单选题
20.85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  纯水、天然水与自来水单选题
30.65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单选题
40.85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单选题
50.85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  常见物品质材的辨别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选题
60.65氢气的制备及应用  气密性检测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单选题
70.94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单选题
80.65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化学式书写及读法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单选题
90.85常见几种净化水操作的比较  硬水和软水定义及鉴别  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爱护水资源单选题
100.65溶液的基本特征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  过滤单选题
110.85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空气质量报告单选题
120.65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单选题
130.85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计算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单选题
140.85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  氢气的可燃性  酸的通性  酸碱的腐蚀性及安全使用单选题
150.65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  化学式、分子式及涵义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单选题
160.65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  化学方程式含义  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单选题
180.65浓硫酸的稀释  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  酸的通性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190.65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单选题
200.65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性质  盐类参与的反应  铵根离子的验证  粗盐提纯单选题
二、多选题
170.65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及回收  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物质  灭火原理与方法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10.85碱的定义  金属与酸反应原理  碱的通性  常见物质的颜色
220.6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  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三、填空与简答
230.6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  氧化物的定义  维生素的来源  糖类的来源科普阅读题
24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自然界碳循环  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甲烷的燃烧填空题
270.65结晶分离混合物  溶解度的相关计算  盐类参与的反应  粗盐的精制流程题
四、实验题
250.65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260.65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浓硫酸做干燥剂  几种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五、科学探究题
28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酸的通性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290.65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参与的反应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