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天津 九年级 期末 2020-01-11 2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1. 根据“原子量”递增的顺序,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卢瑟福B.拉瓦锡C.门捷列夫D.道尔顿
2017-05-13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2.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海水蒸发
C.钢铁生锈
D.粮食酿酒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3.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硝酸铵
C.氯化钾
D.氧化钙
2020-01-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4. 下列各组气体目前均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的是
A.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
B.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6. 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稀盐酸洗去盛石灰水试剂瓶壁上的白色固体
2020-01-08更新 | 19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7. 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
A.粒子的大小:分子>原子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Al<Fe
C.分子间的间隔:氧气>液氧
D.双氧水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后,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反应前<反应后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9. 某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集气瓶中先装入Y试剂,然后从胶头滴管中滴加x, (X的体积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X为水,Y为硝酸铵,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下降
B.若X为稀盐酸,Y为镁,则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
C.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水,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
D.若乙瓶中右端导管内液面上升,Y为生石灰,则X可能为水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0. 现有A、B、C三种物质各15g,充分反应后生成D物质30g,此时C已完全反应,若再加入C物质5g,A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A.3:2
B.3:1
C.1:1
D.2:3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总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D.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
2020-01-08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12. 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NaCl+3O2↑.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
B.NaClO3中Cl为+5价
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D.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13.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B.BC.CD.D
2020-01-08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