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溶液 > 溶解度 > 物质的溶解度 >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题型: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10196745
根据如图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类似于________(填“甲”或“乙”)曲线。
(2) t2℃时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将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他条件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____乙。(填“>”“<”或“=”)

相似题推荐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如图甲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小到大的关系是_______
(2)时,将50g的甲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3)将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中的_______物质。
(5)时,将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写一种方法即可)。
2023-08-03更新 | 37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既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又可将产物氯化铵用作化学肥料,“变废为宝”,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Ⅲ中先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加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后所得滤液是碳酸氢钠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者“不饱和”)溶液,写出该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侯氏制碱法”是在氨碱法基础上,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用作_____肥,该化学肥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钠溶液则可循环利用;相比“氨碱法制纯碱”,“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等量的食盐可以生产更多的纯碱,同时得到化肥氯化铵,NaCl的利用率高
b.不产生用途不大且难处理的,对环境更加友好
c.侯氏制碱法中可以循环使用,后续无须补充
(3)写出步骤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如图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____氯化铵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一)。
℃时将25g氯化铵固体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氯化铵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加热烧杯。使溶液升温至℃,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024-02-06更新 | 96次组卷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M、N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
(2)将接近饱和的N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_____
(3)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量水的A、B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A试管中对应的物质是_____,此时,对A试管中物质进行如下操作,能使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少量水  b、加入少量N物质  c、降温  d、恒温蒸发溶剂
2020-06-27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