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 物质的微粒性 >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0458505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空气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______(答出其中一种原因)。
(2)B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
(3)C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图实验可以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1)写出该实验中涉及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该装置还可以完成其他实验,请列举一例。(写出实验的目的和现象)
2023-03-10更新 | 14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如图所示,小红的实验是取一条长 10cm、宽 lcm 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胶头滴管滴一滴酚酞溶液,把滤纸送入一支比滤纸稍长的试管中,用一团棉花塞住试管口,试管下面衬一张白纸.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向棉花上滴 l0~15 滴.

(1)实验结果是滤纸没有变红,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红.导致这种异常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还说明,所用两种试剂中_________具有挥发性.实验中,小红在试管下放白纸,它在此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小红的这一错误操作能否得出结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盛酚酞的试剂瓶中溶液也变红了,小刚帮助她分析原因,终于找出了她的错误做法,其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请你说出使用滴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2020-01-03更新 | 118次组卷
【推荐3】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的40 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 ______ ;这一现象说明 ___________ ;B烧杯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实验二] 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猜测试管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滤纸条上 ___________ (选填“点A、B、C依次变红”或”“点C、B、A依次变红”;但实际实验中乙同学却观察到棉花变红了,则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如图4所示某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查阅相关资科可知:
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③氨气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
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___________
[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5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液面比水平线 ___________ (选填“高”、 “低”或“相平”)。这一现象除了说明了实验一所得结论外同时还可以说明 ___________
2020-12-13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