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及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9 题号:1049333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上(如图1所示),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猜想假设】猜想1: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上部的二氧化碳浓度高;猜想2:高的蜡烛先灭是因为上部的氧气先被消耗。
【实验探究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成立,冰冰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条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条上滴加酚酞,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条褪色顺序(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_________猜想1成立,该实验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明明对冰冰的结论表示怀疑,他用图乙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和20%氧气的混合气体,然后将燃着的蜡烛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瓶中,发现_________,从而证明冰冰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探究2】明明为了验证猜想2,他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O2、CO2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O2和CO2的浓度变化,如图丙所示,图中______(填“上方”或“下方”)的曲线表示CO2浓度的变化。反应后剩余氧气浓度为15.65%,二氧化碳浓度为1.898%,氧气浓度明显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却增大不多。
【实验结论】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2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___(填“A”“B”“C”或“D”)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的原因。
AB段:_____________;BC段:___________;CD段: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推荐1】某兴趣小组在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开展了如下探究。
【活动一】探究CO2的性质
小组同学设计了图1所示装置探究CO2的性质,a、d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b、c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缓慢通入干燥的CO2一段时间。
   
(1)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说明CO2能与水反应。
(2)观察到d比a先变红的现象,说明_______
(3)取出已变红的棉球,然后用酒精灯微热,能观察到棉球又变成紫色,原因是_______(用符号表达式说明)。
【活动二】探究CO2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能有效吸收CO2
【提出问题】对于CO2的收集方法,兴趣小组甲同学认为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乙同学认为还可以采
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探究】步骤1: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装置制取CO2,以锥形瓶作收集装置,并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收集。
   
方法一:当反应装置开始产生CO215s后,用排水法收集CO2备用。
方法二:当反应装置开始产生CO215s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备用。
方法三:当反应装置开始产生CO215s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锥形瓶口,待木条熄灭(视CO2收集满)立即盖上玻璃片备用。
步骤Ⅱ:将一定浓度的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入以上锥形瓶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瓶内压强变化情况如
图3所示,用CO2传感器测得瓶内CO2的纯度如表。
   
方法
纯度%91.169.561.9
【实验结论】
(4)根据数据可知_______(选填“甲”或“乙”)同学的说法错误。
【反思交流】
(5)收集二氧化碳时,15s以后再收集的目的是_______
(6)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_______(选填“准确”或“不准确”)。
2023-11-24更新 | 12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如图是超市中某种维生素C冲剂包装上的说明书,当向该冲剂加入水时,发现粉末逐渐溶解消失,产生大量的气泡。据此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冲剂加水产生气泡?你认为加水后产生气泡主要是① ____________ 反应造成的。怎样检验冲剂中含有氯化钠?
[进行假设]维生素C、B1和其它一些有机物不干扰检验氯化钠的。
[设计实验]为了检验粉末中存在NaCl,只要求检验Cl即可,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冲剂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后,然后
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冲剂中存在Cl

[交流讨论]维生素C冲剂说明书上贮藏条件是低温、避光,反之,包装袋会鼓起,理由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拓展]市场上的冲剂花样繁多,而在燕麦冲剂中含有痕量(极少量)的Fe粉,冲剂中加入铁粉的目的是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冲剂食用过多会引发涨肚,原因是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15更新 | 131次组卷
【推荐3】学习了CO2的性质后,同学们对“CO2的溶解性”产生了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的水究竟能溶解多少体积的CO2
【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向一个集满CO2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将瓶倒转,放入水中,取下瓶盖,观察到瓶内液面缓慢上升到塑料瓶的约处。
   
(2)得出结论:1体积的水能溶解___________
【改进实验】
如图所示,取2支医用注射器分别抽取CO2和水,用胶管连接,交替推动2支注射器的活塞,反复多次至数据不再变化。
记录数据如下:
   
抽取CO2的体积抽取水的体积混合后总体积
10 mL10 mL13 mL

(3)反复多次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实验室条件下,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___________体积的CO2
【反思质疑】
(5)实验(1)中测得结果比改进实验中结果偏大,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数字化实验】
如图所示,为了多渠道确认CO2能溶于水,小组同学用数字化实验测量了容器内压强的变化。
          
(6)连接好仪器,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
在三颈烧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后,设置好数据采集参数。
点击数据采集按钮,将水注入,观察压强曲线变化(如图所示)。
   
(7)曲线不再变化后,停止收集数据,将紫色石蕊溶液注入烧瓶中,观察到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8)加入水后气压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9)停止收集数据时,瓶内气压大于初始气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