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溶液 > 溶液的形成 > 乳化现象与结晶现象 > 结晶分离混合物
题型:选择题-单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4 题号:10941801
MgSO4和Na2CO3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20304050607080
溶解度s/gMgSO425.128.230.832.934.335.034.9
Na2CO321.539.74948.54645.243.9
A.甲为Na2CO3
B.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4,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带结晶水):乙>甲
D.t2、t4℃时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t1℃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020·江苏扬州·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推荐1】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已知: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B.“母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C.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D.反应I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NaHCO3↓+NH4Cl
2018-05-05更新 | 98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
C.4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到20℃析出的固体乙可能比甲多
D.40℃时,甲物质的溶液降到20℃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
2019-05-11更新 | 112次组卷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
B.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C.t2℃时将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为B>A=C
D.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C溶液变浑浊
2021-04-20更新 | 1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