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盐和化肥 > 盐的性质 > 盐类参与的反应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6 题号:11197791
已知: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溶质NH3•H2O能解离出和OH-,某同学对其制备与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制取;固体NH4Cl与足量消石灰混合加热可以制取氨气。

①图中e所指仪器的名称是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选填大写字母)。
②检查你所选择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③结合选择的装置完成氨气的制取、收集并吸收氨气制取氨水,按气流顺序各装置的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吸收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
④用装置D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还可以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在D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填“b”或“c”)端通入。
⑤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残余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加水溶解,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
(2)性质探究:向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再滴加足量Al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1】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BaCl2、Na2CO3、NH4Cl、CuO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 B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2)滤液 E 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__________
(3)混合物 A 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243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8个实验.

已知:Na2CO3+CaCl2=CaCO3↓+2NaCl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原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写出一种可能即可)。
2016-11-28更新 | 123次组卷
【推荐3】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入空气的橡皮球。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NH3与O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NO气体和水。
②NO2与液态水反应生成HNO3溶液和NO气体。
③NO气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O2

(1)写出装置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装置B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___
(4)装置E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NH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仪器固定装置省略未画)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所示的橡胶塞。
②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CaCl2代替碱石灰。
(6)该小组拟利用所得HNO3制取Cu(NO32,他们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一:直接用铜屑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取硝酸铜: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二:先把铜粉放在空气中灼烧,再与稀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铜。
通过小组讨论,一致认为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更好,另一个方案的两个缺点是____________
2022-07-01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