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与社会发展 > 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 >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 化石燃料 > 甲烷的燃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1 题号:12552711
可燃冰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无色冰状固体,极易燃烧,其主要成分是CH4nH2O。在可燃冰开采过程中,甲烷容易泄漏,会加重温室效应。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不充分燃烧生成CO;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会造成人体缺氧和中毒;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H2O;猜想二:___;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1)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序号)。
①通入甲烷燃烧产物
②加热
(2)实验中观察到A中____,B、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猜想____成立。
(3)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过程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使用燃气热水器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_____中毒。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石能源,
(1)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实验探究】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对甲烷气体的其他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问题】他们发现甲烷的性质与氢气、一氧化碳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甲烷有没有还原性呢?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吸收水分后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为探究上述问题,设计如下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2)实验开始时,先通一段时间甲烷的目的是______
(3)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加热A处硬质试管管中的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成黑色/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______现象说明有铁生成
观察B装置发现白色固体变______说明有水生成
观察C装置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______生成

【结论】甲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金属单质,以及种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
(4)请你根据上述反应的规律,写出甲烷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3-04-14更新 | 15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蜡烛、火柴及以下仪器(如图),请回答:

(1)仪器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补充一种常见仪器,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补充一种药品,还能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性质(如图)

①补充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图A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B中可用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原因是______
(4)2018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II.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1:有CO、CO2、H2S; 猜想2:有CO、CO2、CH4
猜想3:有CO、H2S、CH4; 猜想4: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
①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___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_________成立。
②要确证猜想4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____________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__________,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2019-10-22更新 | 5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小明通过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后,对蜡烛性质、家庭使用的天然气燃烧等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探究石蜡的物理、化学性质。
(1)对于本实验使用的蜡烛有以下描述:①白色圆柱形固体;②有轻微的气味;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有可燃性;⑥受热易熔化;⑦难溶于水;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
实验二:对天然气及其燃烧的探究。
(2)用一支木筷迅速插入天然气火焰中片刻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的现象和蜡烛燃烧出现的现象相同:在最外层呈圆弧状黑斑,说明液化气燃烧的火焰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层的,做饭时应用_______(填“内焰”“外焰”或“焰心”)对准锅所在位置加热。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了探究甲烷燃烧的生成物,小明将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天然气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天然气燃烧有_______生成;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天然气燃烧有_______生成。
【延伸拓展】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小明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4】观察白炽灯内钨丝在通电前后的变化:
通电前通电中断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发热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4)①讨论: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变化,蜡烛燃烧属于_______变化。
②结论:猜想_______(填“1”或“2”)正确。
2023-11-15更新 | 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