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27 题号:1259349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 CO2 H2O ; 乙 CO H2O;丙 NH3 CO2 H2O; 丁 CO2 CO H2O 。
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二、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
三、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五、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四川达州·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8]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如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
【进行实验】分别取5g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2 min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记录如下:
表1 实验记录
实验浓硫酸体积/mL水的滴数温度/℃效果得分
1蔗糖452265
2蔗糖5103081
3蔗糖6155093
4冰糖4105091
5冰糖5152288
6冰糖a53075
7葡萄糖415300
8葡萄糖55500
9葡萄糖610220

【处理数据】分析表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
表2 效果得分均值

因素

浓硫酸体积/mL

水的滴数

温度/℃

蔗糖

冰糖

葡萄糖

4

5

6

5

10

15

22

30

50

均值

79.7

84.7

0

52.0

56.3

56.0

46.7

57.3

60.3

51.0

52.0

61.3

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1)推测放出的气体含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
(2)实验6中,a为_____mL;
(3)根据表2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5 g冰糖、5 mL浓硫酸、_____滴水和50 ℃;
【反思与评价】
(4)表2中,22 ℃对应的均值为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3个数据分别是_____
(5)综合分析,使实验3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4的因素有_____
2020-03-22更新 | 5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但久置的镁条总有一层灰黑色“外衣”。
项目一:探究灰黑色“外衣”的形成原因
【提出问题】空气中什么物质使久置的镁条表面变灰黑?
【猜想假设】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水蒸气;④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都需要。
【进行实验】以下每组实验镁条长度、试管容积均相同。
   
【实验现象】实验III中的镁条久置变灰黑,实验I、Ⅱ均无变灰黑。
【实验分析】
(1)得出“久置镁条变灰黑一定与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是实验I~Ⅲ中的哪两个实验?_____(填标号)。
(2)要证明猜想④正确,需要补充一个实验。请将如图中的Ⅳ补充完整。
【实验结论】猜想④正确。
项目二:用分解法验证灰黑色“外衣”的组成元素取适量久置的镁粉于热分解装置中进行如图2实验。
   
【分析与结论】
(3)证明分解产物中有水的依据是_____。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说明灰黑色“外衣”由Mg、O、H、C四种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碳酸镁晶体(MgCO3·3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38)受热分解的最终产物与灰黑色“外衣”受热分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拓展实验】取13.8g碳酸镁晶体进行加热,测得固体质量与温度之间关系如图3。
(4)分解产生的水蒸气总质量为_____g。
(5)T3℃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3-07-20更新 | 15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H2O转化成葡萄糖和O2,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1)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___________
(3)观察到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计算验证】
(5)现称取68.4g蔗糖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测得生成105.6gCO2和39.6gH2O,则蔗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2021-08-18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