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12727524
如图,向两个相同容积的锥形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NaOH溶液,用压强传感器测得瓶中气体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结合曲线说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反应,而不是溶解在NaOH溶液中______
(2)等到锥形瓶中气压不再改变时,测得注入水的锥形瓶中的气压与0s时的气压相同,说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的水最多能溶解______体积的二氧化碳。
(3)实验结束后,请设计实验证明注入NaOH溶液锥形瓶的溶质中还含有NaOH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__________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
②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丙装置:
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222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氧化碳是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_____(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19-09-29更新 | 44次组卷
【推荐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如果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检查气密性后在锥形瓶内加入的物质是_____,写出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
(3)用KClO3和MnO2制取O2,可选用发生装置____ (填字母),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产生O2的体积,则应该让____导管与c连接。所测定的O2体积比理论计算值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①部分氧气溶于水                 ②集气瓶中有空气                  ③氯酸钾未完全分解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NH3的收集装置选择_____,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可以使用______试纸。
③干燥氨气可以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填字母)。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5)用实验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反应。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活塞和弹簧夹K处于关闭状态)。

实验一: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加入G锥形瓶中,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时,关活塞,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实验二: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H锥形瓶中,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K,观察到_____的现象并且溶液呈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请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锥形瓶H中溶液最后呈红色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有剩余。
2021-03-25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