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的制取 > 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7 题号:14597114
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分解的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甲酸(HCOOH),俗名蚁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加热后能发生分解反应;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
【作出猜想】课外小组同学对蚁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一:H2和CO2;猜想二:CO和H2O;
猜想三:CO和CO2;猜想四:CO、H2O和H2
经小组讨论大家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原因为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将蚁酸分解的产物通入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已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①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______错误;
③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E中无明显现象,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_____正确,写出蚁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1)用实验室中加热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加热分解蚁酸,试管口应略朝___________(填“上”或“下”)倾斜,理由为___________
(2)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任写一条)。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探究蔗糖的元素组成:
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褐色。因此,你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
【收集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一般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蔗糖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容易分解,这都属于有机化合物的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__(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设计实验】
(1)将蔗糖在氧气中点燃,分别用干、冷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①上述实验能证明蔗糖中含有什么元素,如何证明?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燃烧实验能不能证明蔗糖中含有氧元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蔗糖隔绝空气加热时发生了分解,得到了黑色的炭,同时容器壁上有小水珠生成。此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蔗糖中含有氧元素。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填元素符号)。
2016-11-28更新 | 478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元素。
方案二: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先在烧杯中加入__

后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成白光;
__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__
2021-12-14更新 | 14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维生素C(C6H8O6)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作用。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大量气体产生。

【提出问题】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1)①柠檬酸为食用酸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剂量对人体无害。柠檬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
②碳酸氢钠能与酸类物质反应,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的药剂之一,其原理是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
【形成假设】
(2)维C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CO2、H2、O2中的一种或几种。
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中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_______,而CO有毒。
乙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也不可能含有N2,他的理由是_______
丙同学认为气体可能含有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设计并实施实验】
(3)步骤Ⅰ:将一片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_______,证明该气体中不含O2
步骤Ⅱ: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形成结论】
(4)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模型建构】
(5)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时,可根据各组成成分_______的差异来设计实验进行鉴别。
【反思与评价】
(6)同学丁认为由步骤Ⅰ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O2,理由是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更为严谨的实验,最终证明了该气体中确实不含氧气。
(7)请你尝试解释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气体的原因_______
(8)维生素C泡腾片的保存注意事项是_______
2024-01-20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