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4 题号:15527058
某实验小组在20℃时,将镁条放入饱和的Na2CO3溶液中,观察到持续产生较多气泡,且有白色不溶物生成。对此该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铁能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
②Na2CO3、K2CO3等溶液均显碱性,其溶液中含有少量OH-
实验1: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
【猜与假设】
Ⅰ、气体是H2Ⅱ、气体是CO2Ⅲ、气体是H2和CO2
【进行实验】取适量镁条、100mL饱和Na2CO3溶液,按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编号1-11-2
装置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不浑浊______
【解释与结论】(1)依据实验1-1、1-2的现象,可得出猜想1正确,则实验1-2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2:探究持续产生较多气体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从而产生较多气体。
猜想1:______(写离子符号)促进了反应:
猜想2:促进了反应;
猜想3:OH-促进了反应。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2。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猜想2正确
【反思与评价】(2)20℃时饱和的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g),某同学在20℃时将镁条放入浓度为5%的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只有极少量气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3:探究白色不溶物成分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分析得知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OH)2和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写出加热白色不溶物时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4)实验Ⅱ结束后,称得干燥的晶体质量为m,理论上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证明白色不溶物是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

相似题推荐

【推荐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I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A中溶液的pH值会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第二组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MnO2为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C、H两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B1→E→B2→D→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该塑料试样碎屑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仪器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在该装置中,洗气瓶B1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仪器E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碎屑质量为2.8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D质量增加8.8g,测得仪器B2质量增加3.6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022-11-05更新 | 91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推荐2】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主要的成分氧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在生产、生活和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人们对氧气制取的探究从未止步。化学兴趣小组以“氧气的制备”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I)O2的工业制备。
(1)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变为液态,然后升温,使__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将余下的液态物质加压贮存于钢瓶中。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II)O2的实验室制法。

(2)实验室用图1示装置,用MnO2作催化剂,KClO3加热分解制取氧气,该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图2是收集干燥某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装置。由该装置推测气体的性质为______
(III)家庭制氧
“便携式制氧机”可用于家庭保健供氧。某家用制氧机的结构示意图和使用说明如图,其中A、B剂是过碳酸钠或二氧化锰,用此装置与药品,可制得较为纯净的潮湿氧气。制取氧气时,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遇水分解为Na2CO3和H2O2

过碳酸钠制氧的原理为:2Na2CO3•3H2O2=2Na2CO3+3H2O2、2H2O22H2O+O2↑。
(4)反应仓中A剂的成分是_______
(5)过滤仓中的水的作用_______(任写一点)。
(IV)空间站内O2的再生。基于如图所示原理研制的氧气循环再生组件成功应用于我国天宫空间站。

(6)通过呼吸作用摄入的O2可将体内的氨基酸氧化生成尿素[CO(NH2)2]、CO2和H2O等,据此可推断组成氨基酸的元素一定有C、H、______(填元素符号)等。
(7)反应I需要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4-05-11更新 | 61次组卷
实验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超氧化钠(NaO2)是一种固体供氧剂,可应用于家庭急救,其供氧的原理是4NaO2+2H2O=4NaOH+3O2↑.为探究长期存放的超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I.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
Ⅱ.另取少量固体,用足量水溶解后,加入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实验过程中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1)I中现象能否判断超氧化钠已变质?说明理由_____
(2)Ⅱ中现象可得出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没有_____。若要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可取少量固体充分溶解后继续实验,需用到的试剂有_____
(3)将I、Ⅱ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得到澄清溶液。写出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_____
2019-09-11更新 | 4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