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
题型:实验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18599493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氢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反应结束后,装置A中溶液的pH与之前相比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无法判断”之一)。
(2)随着“限塑令”逐步实施,长清区许多超市已采用可降解塑料袋暂代传统塑料袋。化学小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B1→E→B2→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一定质量的塑料试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生成氧气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仪器E的大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4.4g,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B2的质量增加3.6g,仪器C的质量增加8.8g,则该塑料试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精确至0.1g)。
③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氧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______(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相似题推荐

实验题 | 适中 (0.65)
【推荐1】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糖的组成元素”进行了探究。
查阅文献得知:①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
②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述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
(1)小组同学将蔗糖放在氧气中燃烧,检验有 _________生成,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实验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元素(填元素符号,下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___________元素。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热。

(2)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氧元素。
待蔗糖完全反应后,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老师告诉同学们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氮气换成纯氧进行实验验证。
(3)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向小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 ,再往玻璃管中通入纯氧,点燃酒精灯加热。_______________黑色固体是单质碳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蔗糖(C12H22O11 )完全分解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综合分析两个方案的实验现象可知,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024-02-12更新 | 30次组卷
实验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以下某学校九(13)班同学们对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的有关探究,请你参与到他们中去。

(1)甲同学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
(2)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明显的现象,乙同学考虑是否是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不足以使木炭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3)改进后的实验过程中,丙同学在试管①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请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再停止加热,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冷却后再倒出的目的是______
(5)小明同学在完成该实验时,发现不仅产生了二氧化碳,还产生了另一种无色气体,对于这种无色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小红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猜想I:CO;猜想Ⅱ:SO2;猜想Ⅲ:SO3
小山同学认为三个猜想中,只可能猜想I成立,理由是______
(6)实验时试管①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却发现石灰水不变浑浊,可能原因是______
(7)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时的理论质量比为3:40,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所加入的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要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一些,原因是:______
2023-12-30更新 | 12次组卷
【推荐3】某小组以“探究气体制取和气体性质”为主题展开可视化的项目式学习。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检验其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用装置C制氢气,此装置相比B装置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同学对超市里的污渍爆炸盐产生了兴趣,污渍爆炸盐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污渍爆炸盐(如图)溶于水,产生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形成假设】
①该气体可能是CO2、O2、H2、N2
②根据爆炸盐的有效成分推测,该气体中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
③从使用安全角度考虑,该气体中应该不含有H2,因为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施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形成结论】
④由实验Ⅰ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
(3)化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①图1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据此说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
②图2所示实验中,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填字母)。
a.试管内液面上升          b.试管内液体变红            c.试管内液体变浑浊
③图3所示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4-03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