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 复分解反应 >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与应用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8698847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只生成两种产物,其中的一种为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将一定量的氢化钙固体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1)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提出问题】
(2)滤液中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3)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甲同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___________
乙同学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___________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4)向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R点溶液中____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大量的“OH-”,写出M点溶液中所含主要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②若向NH4Cl的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H2,适当加热让其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___________
③登山运动员携带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直接携带氢气相比,前者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下列是探究酸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____________(选填“实验一”“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如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实验三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稀硝酸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前,一定要对氢气进行____________实验。小组同学对无色溶液B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按图2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2020-10-26更新 | 7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走进化学实验室”这一课题中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及对生成物质加热的实验”有了新的认识,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2)【发现问题】 乙组同学加热后为什么没有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查阅资料】 a: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还可以发生如下反应: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碱式硫酸铜沉淀)。
b: 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做出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乙组实验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做出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验证】
实验一: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测得pH______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二: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不变色,硫酸钠溶液呈______(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交流与反思】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______
(3)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知道了甲、乙两组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反应物的量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例______(写出反应物即可)。
2021-10-25更新 | 9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一】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李同学按如图1所示,首先向盛有适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了2~3滴酚酞溶液,接着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的现象时,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二】证明酸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杨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     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三】探究酸和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温度的变化。
小芳和小敏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逐滴匀速滴加稀盐酸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如图4。


(1)由图4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由图3分析,酸和碱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60秒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该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碳酸钠     ②氧化铜     ③硫酸铜     ④镁
(4)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研究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试从微观角度分析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由中和反应实质可以知道部分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_
2020-05-22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