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8896250
小华同学在打开袋装面包包装时发现里面有一小包脱氧剂,跟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后,现对脱氧剂的成分展开探究。剪开包装袋,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混有少量白色粉末。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实验:
实验活动一:探究脱氧剂中黑色粉末的成分。
【作出猜想】经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提出猜想:
甲同学:可能有铁粉
乙同学:可能有炭粉
【实验探究1】
(1)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黑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______色,有黑色不溶物。甲同学猜想正确,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将①中黑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干燥后,将滤渣与氧化铜混合后高温加热,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同学猜想正确,黑色粉末中含有炭粉。

(2)有同学提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写出使用此方法的实验操作:_______
实验活动二:探究脱氧剂中白色固体作用。
【查阅资料】实验所用脱氧剂中还含有氯化钠和硅藻土

【实验探究2】小组同学用控制变量法按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3)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______右侧导管液面(填“高于”或“低于”)。
【实验探究3】如图2是硅藻土用量(g)与脱氧时间(h)的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4)①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______g。
②结合所学知识,脱氧剂的脱氧速度除了受硅藻土的使用量影响外,还有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请写出一条:_______
【表达交流】
(5)脱氧剂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吸收包装内O2______(填化学式)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炭粉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______性,可以促进反应的发生;硅藻土是一种填充剂,不溶于水,疏松配料,使氧气易于接触铁粉;氯化钠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NaOH溶液与Al的反应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铝和水常温下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气体;
②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
③Al2O3+2NaOH =2NaAlO2+ H2O。
【设计并实验】按图I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用点燃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气体,气体燃烧。

【实验分析】(1)该实验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拓展延伸】NaOH是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管道疏通剂一般不用于铝制管道的疏通。
探究二: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NaOH与CO2的反应
【查阅资料】NaOH和Ca(OH)2都是碱,都能与CO2反应,且反应原理相似。

【设计并实验】在锥形瓶内收集满CO2,按图II进行实验,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同时迅速注入锥形瓶内,关闭活塞,t1时刻,同时振荡锥形瓶,观察到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乙中无明显现象,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Ⅲ所示,曲线1、2分别表示甲、乙两个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化。
【实验分析】
(1)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曲线1中,导致CD段压强快速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3)通过图Ⅲ可知,吸收大量的CO2,最好选用_________(填“NaOH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拓展延伸】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室中NaOH和Ca(OH)2_________保存。
2020-06-27更新 | 9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二氧化硫。这个建议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
【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
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请解释塑料瓶变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反思改进】
(1)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改进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向两个均充满SO2的200 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10 mL水和10 mL NaOH溶液,振荡,对比。两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

(2)乙同学认为两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____(填序号)。
A.2mL          B.4 mL          C.5 mL          D.15 mL
【拓展延伸】已知SO2与CO2化学性质相似,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也一样。
若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立即盖上瓶盖,充分振荡后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2-15更新 | 13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CO2并对CO2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任务一】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1)连接好装置在装置A、B间的导管连接处夹上弹簧夹向分液漏斗内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则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任务二】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装置B中导管口刚出现气泡时不宜收集理由是______。为了收集干燥的CO2装置B中的试剂X可选用______
【任务三】探究CO2的性质
(3)如图2将集满CO2的锥形瓶与注射器、压强传感器密封连接注入NaOH溶液至锥形瓶中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锥形瓶内压强先略微增大后减小压强略微增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压强减小的主要原因:______
(4)实验结束后压强并未降至零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
2023-12-06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