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中和反应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 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19178478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学习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当看到______(填现象),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板书】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______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给予激励
性的表扬。同时指出【实验探究】的(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们学们经过反思后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Ca(ClO)2],漂白的原理是Ca(ClO)2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通常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2HCl=CaCl2+2HClO
(1)HClO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2HClO=2HCl+O2↑。某瓶HClO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猜想】
猜想1:该漂白粉未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lO)2
猜想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_______
猜想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CaCl2、CaC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_______有气体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2成立
②在上述反应后试管中加少量品红溶液_______
现有实验后的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上述实验中100g混合溶液与m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共记录了两组实验数据: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g。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3)m=______
(4)上述实验中100g混合溶液与mg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结果保留0.1%。)
2023-07-02更新 | 5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添加酸碱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不变色。于是针对此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科学探究。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三:______
(2)讨论与交流: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觉得猜想一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
(3)设计并进行实验:
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二成立,设计了实验方案一,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______7(填“>”“=”“<”)猜想二成立
②请你设计一个与甲同学和实验方案一不同的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三成立,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
(4)写出实验②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
2021-06-15更新 | 4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某兴趣小组发现某块土地玉米长势不好,为探究其原因,开启了项目学习之旅。
【查阅资料】玉米适宜在pH为6.0~7.0的土壤中生长;植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大量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
【任务一】检测土壤的酸碱度并制定改良方案
(1)检测该地土壤的酸碱度
可选用的实验用品:精密pH试纸(可精确到0.1)、标准比色卡、pH计、其他自选
实验步骤测量结果实验结论
步骤一:将3份不同位置的土样,干燥后分别与自来水按2:5的质量比在不同的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试样一:pH=4.2
试样二:pH=4.4
试样三:pH=4.5
该土壤pH<6.0,不适合玉米生长
步骤二:______

反思与评价:该实验方法有一处不够严密,请指出并说明原因_____
(2)探究熟石灰对土样酸碱性的改变情况
实验方法:取300g土样和_______g蒸馏水混合,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熟石灰,充分搅拌后静置,用pH计测定清液的pH;
测量结果:清液的pH为12.1;
反思:若要使改良的土壤适合玉米生长,需控制加入熟石灰的量。
(3)熟石灰用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研究使300g土样呈中性所需的熟石灰的质量
实验方法:______
(4)查阅资料,常用的酸性土壤改良剂有:生石灰、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含钙的贝壳灰(主要成分CaCO3);要使改良后土壤的pH约为7,也可加入稍过量的_____(从上述改良剂中选择)。
【任务二】分析土壤肥力
通过观察,该土地上玉米叶色略有发黄,且有倒伏现象;该小组同学建议施加适量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如______
2020-07-22更新 | 2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