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 水的组成 > 氢气 > 氢气的可燃性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21 题号:2086639
课外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有关金属资料时,看到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和一种白色不溶物。于是产生疑问: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 :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物质?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及结论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有适量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试管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
实验Ⅱ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该气体是 ______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探究二: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
【猜想与假设】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 (OH)2和MgCO3的混合物
实验Ⅲ ①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 ______ 溶液,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泡,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 ______ 。(填名称)
②称取实验I中所得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装置A和B中。

实验后装置A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还含有 ______ ,装置B增重8.8g,试确定白色不溶物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 ______
【实验反思】通过上述实验说明,对于未知物成分的确定,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是 ____________
2014·江苏南京·中考模拟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Al和Cu的活动性时,把铝片放入硫酸铜的水溶液中,无意中发现有较多气泡产生,于是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氧气;乙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丙同学认为可能二氧化碳;丁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硫;
【操作分析】
铝片放入硫酸铜之前,应先用砂布将表面打磨光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设计】
(1)闻该气体的气味,发现没有气味,排除了________同学的猜想。
(2)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考虑,又排除了______同学的猜想。
(3)对余下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收集一试管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并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是氢气

【思维拓展】由以上探究实验可以推知,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物质______(填化学式)
2016-11-28更新 | 101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实验一:实验室模拟制备氢化钙。
【查阅资料】
①用氢气与钙加热的方法可制得氢化钙;
②钙遇水立即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③氢化钙要密封保存,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④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实验设计】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固定装置省略)。

(1)用酒精灯给玻璃管加热前要先向装置中通一会儿氢气,目的是_______
(2)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实验二:取少量上述制得的CaH2样品加入到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小组同学对滤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的Na2CO3溶液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
2.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登山运动员用氢化钙作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优点是_______
【定量分析】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测量氢化钙(CaH2)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取5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00g水,待烧杯中不再有气泡产生,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4.8g(假设杂质与水不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_______g。
(4)计算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3-03-17更新 | 96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酸的性质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硫酸性质的探究实验。同学们将铁片打磨后投入硫酸中,铁片表面产生气泡,但发现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小华猜想: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小李猜想: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小明猜想:产生的气体是_____
[查阅资料](1)
(2)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3)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大家一致认为小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
接下来,他们对其他的猜想设计了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并完成下表内容:

A中硫酸浓度实验现象A中生成气体的成分
B中品红溶液D中品红溶液爆鸣实验
实验一98%_____不褪色无爆鸣声只有二氧化硫
实验二45%褪色不褪色有爆鸣声______
实验三20%_____不褪色_____只有氢气

[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成分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足够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交流反思]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铜与浓硫酸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如果将紫色的石蕊试液滴入浓硫酸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
2020-05-22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