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4 题号:22577705
很多面点的制作需要膨松剂。某兴趣小组通过制作馒头,探究化学膨松剂的作用原理,并对比不同膨松剂对馒头性状的影响(制作过程中蒸制时间、温度等相关条件均相同)。
【探究自制膨松剂】
I.小组同学在课上学习了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糕点,据此设计如表实验。
实验面团成分膨松剂馒头性状
60g面粉、28g水无气孔、硬面色白
60g面粉、28g水1g碳酸氢钠少量气孔、略松软面色黄
小组同学针对①②中馒头性状的不同,查阅资料如下。
[资料一]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资料二]在制作馒头的过程中,面粉中的某种色素遇到碱性物质会变成黄色。
(1)碳酸氢钠的俗称为________
(2)根据②中“面色黄”的性状推测________(填化学式)有碱性。
II.为改善②中馒头性状,小组同学又设计如表实验。
实验面团成分膨松剂馒头性状
60g面粉、________g水1g碳酸氢钠、5.8g白醋(足量)较多气孔、松软面色白
(3)③中加水的质量应为________g。
(4)结合②③馒头性状,加入白醋后,馒头性状改良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据此分析,下列物质组合也可起到膨松作用的有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和白糖             B.碳酸钙和白醋          C.纯碱和柠檬酸               D.纯碱和食盐
【探究市售膨松剂】
III.小组同学买来了一种市售膨松剂-泡打粉,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面团成分膨松剂馒头性状
60g面粉、28g水1g泡打粉[成分:碳酸氢钠(40%)、焦磷酸二氢二钠(Na2H2P2O7)、淀粉]较多气孔、松软面色白
(5)与白醋相似,焦磷酸二氢二钠也能起到酸的作用。作为市售膨松剂的成分之一,与白醋相比,焦磷酸二氢二钠具有的优势为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淀粉与泡打粉中其他成分不发生反应,除干燥外,淀粉还可能有________作用。
(6)产生气体的量是影响馒头膨松程度的因素。经教师指导后,小组同学得知该泡打粉中焦磷酸二氢二钠只能与一半的碳酸氢钠反应,理论上,③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最大量是④中的________倍(精确到0.1)。但③比④馒头膨松程度略小,由此推测,影响馒头膨松程度的因素还可能是________
【反思与感悟】
小组同学在上述劳动实践中探明了膨松剂的作用原理,发展了“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
2024·辽宁·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

(1)根据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这一特点,在军事上用于制造 _____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即使不考虑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也小于烧掉镁条的质量,看似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请你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
(3)小红按图2装置进行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决定探究黄色固体为何物。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④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可能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__________黄色固体是Mg3N2

【反思交流】
①写出镁条燃烧生成氮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②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_____
③氢气也可以在氯气中能够燃烧,反应方程式为。结合以上事实,请你谈一谈对燃烧的新认识 _____
2020-02-12更新 | 123次组卷
【推荐2】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甲小组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1)镁条与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称得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你认为该反应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一〗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3)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
中,加入适量_________,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 __________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交流】
(4)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5)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五分之一。
(6)2.4g镁条在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为a克,则a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结果保留1位小数)。
2023-12-31更新 | 50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2)小霖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我 _________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霖的观点,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淡黄色固体是什么?
物 质MgO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
颜 色白色白色淡黄色白色白色白色
[查阅资料]小明同学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含有镁元素的物质的颜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根据颜色判断,李霖认为该淡黄色固体应该是 __________ ,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_____反应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霖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 _________ ,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28更新 | 3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