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盐和化肥 > 化学肥料 > 铵根离子的验证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268 题号:6324573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BaCl2、Na2SO4、NH4NO3、Cu(NO3)2、Ba(OH)2中的两种或多种。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1)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_
(3)原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写出步骤①中一定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还不能确定混合物A中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若想进一步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可用溶液D再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简述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_
2018·山东济南·一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1】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嗅盐”是一种由盐类和香料(香料不参与反应)配制而成的药品,给人闻后有刺激作用。
②CaCl2稀溶液与NH4HCO3稀溶液不发生反应。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可能是(NH4)2CO3;猜想二:可能是NH4HCO3
【实验探究】“嗅盐”的组成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嗅盐”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_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嗅盐”中含有
(2)乙同学:取适量“嗅盐”于试管中,加入稀H2SO4,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__,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说明“嗅盐”中含
(3)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丙同学通过补做一个实验(见图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排除“嗅盐”中含的可能性,进而确认了乙同学的结论。已知“嗅盐”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继续探究】“嗅盐”中(NH4)2CO3含量的探究
称取6.0克样品,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均充分),量气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558mL(CO2的密度约为1.97g/L)。
(4)量气管内水面上的油层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5)该方案实验结束后,会有气体残留,不能完全进入量气管中,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通入N2将其中残留的气体排入量气管中。
(6)计算该方案所测嗅盐中(NH4)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实验反思】
(7)如果图2装置中无导管a,则测得的(NH4)2CO3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8)为保证“嗅盐”的使用效果,应将“嗅盐”密封包装,并与________(写物质类别)类物质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2023-06-06更新 | 18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酸雨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选择了一个下雨天,对酸雨的成因、成分和防治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分析酸雨的成因
【查阅资料】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而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常见的酸雨有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
【收集证据】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刚降落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量pH的仪器)每隔五分钟测定一次雨水水样的pH,其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15:0515:1015:1515:2015:2515:30
雨水的pH4.954.954.944.884.864.85
【小组交流】
①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
②酸雨的形成是因为在降雨过程中,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______(填一种)等物质,并发生了一系列反应。在上述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______(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
任务二:探究酸雨的成分
【查阅资料】当地的酸雨主要含有颗粒物,Na+、K+、H+以及少量的等。
【实验计划】验证酸雨中含有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酸雨按一定比例浓缩,静置,分别取少量上层清液于两只试管中,按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实验。
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X产生白色沉淀含有
2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有氨味含有
【反思评价】
(1)X是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小明提出:若用足量浓______代替X和浓NaOH溶液,加热,只需进行一次实验即可得出最终结论,这一建议得到了其他同学的一致认可。
(3)同学们认为:酸雨中通常不含,理由是______
任务三:讨论酸雨的防治
【表达交流】酸雨的危害不容忽视,防治酸雨刻不容缓。如何防治酸雨?请提出你的一条建议:______
2022-03-21更新 | 73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3】足球比赛会用到“嗅盐”让昏迷球员快速恢复意识。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嗅盐是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香料不参与以下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2)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不发生反应。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
小珠的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嗅盐与_____(填俗名)混合研磨
闻到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____嗅盐中含有
______嗅盐中含有,嗅盐是(NH4)CO3
【反思与评价】小海认为小珠最后的实验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
小海通过补做如下实验,进而确认了小珠的结论。
小海的实验方案现象结论
有白色沉淀出现小海的实验目的是排除溴盐中含有____(填离子符号)的可能性,该实验确认了嗅盐中所含盐类物质是碳酸铵,小珠的实验结论正确。
【再探究】小湖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碳酸铵受热分解可生成两种气体和常温下呈液态的一种氧化物)

【实验步骤】①稍加热溴盐,使其充分分解。②反应结束后,向双通管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溴盐样品质量为m1,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碳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m1、m2、m3表示)。
【反思与评价】小湖的实验装置中倒置的漏斗既可以_______,又可以防止倒吸,同时还可防止氨气污染环境。
2021-08-10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