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0 题号:6493605
绿矾(FeSO4•7H2O)用途广泛,可用作净水剂,医学上可用作补血剂,还可用于制颜料。
(1)绿矾是一种絮凝剂,利用其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 ____________ ,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缺铁会引起贫血,铁是一种人体必需的 __________ (填“常量元素”或“微量元素”)。
(3)《本草纲目》中记载,绿矾“煅过变赤,则为绛矾”。绛矾是古代壁画、彩塑中使用的一种红色颜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绿矾高温分解的产物很感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绿矾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一种固态金属氧化物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②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③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④硫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部分性质如下表:

硫的氧化物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能否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

-75.5℃

-10℃

易溶于水


SO3

16.8℃

44.8℃

易溶于水

不能

【提出问题】
《本草纲目》中记载绿矾“煅过变赤”,经实验验证绿矾高温分解确实产生红色固体,说明绿矾高温分解产生的一种固态金属氧化物是 ____________ ,那么产生的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猜想1:H2O 和 ____________
猜想2:H2O 和SO3
猜想3:H2O、SO2和SO3
甲同学认为无需通过进一步实验即可判定猜想2错误,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乙同学用以下装置检验绿矾高温分解产生的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需将绿矾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且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分析现象】进行上述实验,观察到A中试管内溶液 ________ ,B中U形管内固体 ________ ,D中U形管内出现无色晶体,说明猜想3正确。
【得出结论】绿矾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生产硫酸最古老的方法是使绿矾高温分解,将生成的SO3和H2O同时冷凝并发生反应SO3+H2O=H2SO4 ,所以古代称硫酸为“绿矾油”。假定SO3和H2O全部冷凝并充分反应,SO2全部逸出,则通过这个方法得到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为了鉴别它们设计如下鉴别方法:先把两瓶溶液分别贴上标签A、B,然后进行实验。
加入的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法1锌粒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气泡
A是______溶液;
B是______溶液
方法2碳酸钠溶液A中______
B中______

化学小组同学对方法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若有气泡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有沉淀产生,通过现象可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
(3)若无明显现象,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2019-07-04更新 | 27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mL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L收集氧气所需的时间/s
151200.14a
2151200.14b
3305350.14c
4305550.14d
(1)欲探究温度在实验中是否有影响,应该比较_____(填实验序号):从实验收集的是数据看,a>b,即实验②收集等量氧气所需时间比实验①少,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除测定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外,还可通过测定_____的方法比较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
(4)若其他条件相同,则催化剂的种类可能会影响到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_____
(5)该小组同学还使用了压强传感器测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影响,他在8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0.03g、0.06g、0.08g、0.12g、0.24g的二氧化锰,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说明,曲线的斜率表征催化剂反应的速率)。
请相据图示写出两条规律性的结论:
(1)_____,(2)_____
   
2019-03-10更新 | 104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探究Ⅰ: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能发生反应。
【方案1】测定稀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发现pH减小了,但仍然大于7,小组中有的同学认为根据这个测定结果可以认为稀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 。经过讨论后,他们向溶液中又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 小于7。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稀盐酸过量。
【方案2】借助于无色酚酞试液。
【药品仪器】
   
①取 ______ (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胶头滴管向①中溶液滴加稀盐酸,红色消失;
③用F蘸取②中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如不使用酸碱指示剂,进一步确认步骤③中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___________
(2)探究步骤②中无色溶液中稀盐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兴趣小组同学又分别选取了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铁粉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分析并判断: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取样,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盐酸过量
取样,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稀盐酸过量
取样,加入少量铁粉_____稀盐酸过量

方案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上述设计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_____ (填“①”、“②”或“③”),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再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不同原理的方案以确定稀盐酸是否过量,你选用的试剂是 _________
(3)探究Ⅱ: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生成水。
   
2016-11-28更新 | 3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