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溶液 > 溶解度 > 物质的溶解度 >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30 题号:6560060
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下图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1】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按上图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II】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__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③小气球变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实验4: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_
(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探究一】用铁屑按下列流程图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反应器所在的厂房要加强通风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2)滤液M中肯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______   、 ______  。
(3)若在实验室中操作A的名称是 ______  ,完成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______  。操作A得到的固体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
(4)滤液M经过操作B可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已知硫酸亚铁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
温度/℃010203040506064708090
溶解度/g15.620.533.040.448.855.055.350.643.737.215.6
析出晶体FeSO4·7H2OFeSO4·4H2OFeSO4·H2O

根据溶解度表,获得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时,冷却结晶温度最高不超过 ______   ℃。
   
【探究二】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热分解研究: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
(5)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产物中有 ______ ,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 ______  。
(6)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固体呈红棕色,放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则装置A中红棕色固体是 ______  。
(7)小明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一物质SO3气体,他打算向装置D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检验生成了SO3,小红认为此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小红作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  。
(8)装置D球形干燥管的作用 ______  。
(9)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写出硫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019-06-11更新 | 13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某实验小组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为增加导电性,改用100mL 饱和溶液进行电解(如图所示,不参与电解),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用品:直流电源、导线、石墨电极、灯泡、带刻度的烧杯、温度计、开关。饱和溶液。
实验现象:
①灯泡发光,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
②烧杯内液面下降,液体体积减少10mL,温度升高4℃。
③石墨电极A周围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
(1)初步分析:液面下降是因为部分水被电解,电极B附近产生的气体为______
【提出问题】石墨电极A周围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
(2)猜想Ⅰ:电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______,溶质析出。
猜想Ⅱ:电解过程中______溶质析出。
猜想Ⅲ:石墨电极与电解生成的气体发生反应,最终导致产生白色浑浊物。
【实验探究】
(3)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溶液于烧杯中,加热溶液使温度升高4℃。溶液中几乎无白色浑浊物。猜想Ⅰ______
将相同条件下的100mL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10mL水。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浑浊物。猜想Ⅱ成立,但不是溶液中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的主要原因。
向相同条件下的90mL饱和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其余条件不变,重复进行电解实验操作。两电极均有气泡冒出,______猜想Ⅲ成立,且是溶液中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的主要原因。
使用铂电极代替石墨电极,重复进行实验③。两电极均有气泡冒出,溶液中无白色浑浊物。

【总结反思】
(4)用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用饱和溶液代替水]时,溶液中出现较多白色浑浊物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按反应先后顺序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铂()是一种化学性质极稳定的金属,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2024-01-15更新 | 13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为纯碱和氮肥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工业纯碱中可能混有少量氯化钠,同学们对工业纯碱样品展开探究。
【探究一】确定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样品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盐酸至反应完全_______产生样品中有氯化钠
向上述溶液中继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_______产生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有错误,正确方案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代替稀盐酸。
a.氯化钡溶液                 b.稀硝酸                 c.硝酸钙溶液
【探究二】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方案1】取10.8g纯碱样品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搅拌至反应完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10g。计算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保留到0.1%)。
【方案2】如图1所示,取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增重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却大于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可以通过改进图1装置来完成方案2,改进方法是_______

【拓展】图2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为提纯含少量氯化钠的纯碱样品,将其浓溶液从t2℃冷却至t1℃,t2~t1的最优范围是_______(填字母)。
a.40~10            b.60~30               c.70~40
2023-04-20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