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身边的化学物质 > 生活中常见化合物 > 中和反应 > 溶液的酸碱性和pH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1 题号:669378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药品柜时,发现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受损标签如图所示)。咨询实验老师得知,这瓶无色溶液是一种常用的盐溶液。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小组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①碳酸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氯化钠溶液
【讨论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有一条假设不合理。
(1)请你指出不合理的假设并说明不合理的理由_____
【查阅资料】硫酸钡既不溶解于水又不溶解于酸;碳酸钠溶液呈碱性;Ba(OH)2 的化学性质与 Ca(OH)2相似。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完善小组同学的“相互评价”。
组次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相互评价
第 1 组产生白色沉淀,第 1 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第 2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
(2)你认为其理由是硫酸钡和_____都不溶于水。
第 2 组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第2 组同学认为猜想
②成立。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
(3)你认为其理由是_____
第 3 组
溶液无明显变化,第
3 组同学认为猜想②成立。
第 1 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正确。
(4)你认为实验中用点滴板比试管具有更多的优点是_____
(写 1 条即可)。
【实验反思】针对上述情况,小组同学总结了取用药品时的各种注意事项。
(5)你认为倾倒液体药品时,要注意标签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观察到试管①③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
(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了___________(填写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
A Zn B Fe(OH)3 C FeCl3 D AgNO3
(2)化学兴趣小组又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__________
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021-07-27更新 | 1145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学爱好社团的同学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
II、室温下,一些物质的电导率数值如下表[稀硫酸、Ba(OH)2溶液的浓度相同,设为c]。
物质蒸馏水稀硫酸Ba(OH)2溶液BaSO4悬浊液
电导率(μS/cm)3392132733
III、Ba(OH)2与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aCO3难溶于水;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任务一:探究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如图1,往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2。

(1)c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a、b、c三点所示溶液呈无色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从a点到b点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其原因是______
任务二: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设计与探究】
按图3所示组装连接好仪器,在烧杯中加入浓度为c的Ba(OH)2溶液。开启磁力搅拌器,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曲线如图4。

(4)实验开始前,测得Ba(OH)2溶液的电导率低于3273μS/cm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5)反应过程中,电导率最小值可能是__________μS/cm。
任务三: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
(6)取少量碳酸钾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
【实验结论】
(7)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在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离子浓度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024-03-29更新 | 123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对碳酸氢钠的性质也进行探究。
(1)碳酸氢钠的俗名为______
【问题 1】碳酸氢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 1】用 pH 计测定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的 pH,分别为 9.0 和 12.0;
【结论 1】两种溶液都呈碱性,它们的碱性强弱顺序为______
【问题 2】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酸的反应
【实验 2】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①碳酸氢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②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中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③盐酸逐滴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中立刻产生气泡
实验④盐酸逐滴加入中碳酸钠溶液中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
【问题 3】实验④与另外三个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实验 3】将等浓度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与相同浓度的盐酸互滴,利用手持传感器测定反应中溶液 pH 变化,四个实验的 pH 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分析】
(2)如图 4 表示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 2 中的序号)。
(3)比较图 3 与图 2 发现:图 3 中的阴影部分与图 2 叠合后,图象基本重合。则图 3 中的 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D 点的溶质为______(写化学式);所以 “盐酸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滴加一会后才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
【实验 4】分别向pH为 12 的碳酸钠溶液、pH为 9 的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 2~3 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碳酸钠溶液中酚酞呈红色,碳酸氢钠溶液中酚酞呈浅红色。
【实验 5】向滴入 2~3 滴酚酞溶液 pH 为 12 的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纯净二氧化碳,观察到酚酞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浅红色,且试管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用 pH 计测得最后溶液 pH为 9。
(4)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红的原因______
(5)试管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说明______
【应用】(6)如何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的碳酸钠______
2021-07-17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