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6884356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_       
(2)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只写一条).       
(4)反思:白磷燃烧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__
16-17八年级下·山东东营·期中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托盘天平在称量腐蚀性和易潮解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中称量。
(2)已知白磷化学式为 P4,则 A 实验中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前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______
(3)A、B、C三组实验充分反应并冷却至室温后,最终天平不能平衡的是_______(填序号),这些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填“是”或“否”)。
(4)质量守恒从微观的角度解释,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 _______没有改变(填“分子”或“原子”)。
2023-12-29更新 | 37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小松和小雷同学以“化学反应前后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制定计划】小松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小雷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
【进行实验】小松同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冷却后再最新放到天平上。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松实验过程中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结束冷却到室温,由于______,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最终的气球比实验前小;
(2)小雷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请写出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交流评价】
(3)小松认为小雷同学的实验设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_
(4)讨论后小雷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不能验证质量守恒的装置中药品换成______也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反思提升】
(5)在设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如果反应消耗气体,或反应生成气体,对装置的要求是______
2023-12-13更新 | 22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 A实验: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______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 __________ (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2019-02-14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