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化学综合库 > 物质的化学变化 >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 质量守恒定律 > 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题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6976043
为了验证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某校乙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方案】如图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反应后,乙兴趣小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中的________(选填”左边“、”右边“或”中间“).
【解释与结论】
乙兴趣小组出现上述现象原因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若乙小组使用的试剂不变但要得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结论,你认为应对实验方案进行怎样的改进?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1)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固体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m1<m2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从实验装置的角度出发,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
(3)小顾同学按图2装置改进了实验,实验结束后发现产物中除了有白色固体外,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I.氮化镁为黄色固体:
Ⅱ.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与试管B连接组成图3装置;
实验现象:图3试管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黄色固体为氮化镁。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但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却大于氮化镁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
【拓展与延伸】如果用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4所示,那么实验测得的结果是氧气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1/5。
2024-05-18更新 | 51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井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充】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乙组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猜想1正确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 _____ 中进行。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 _____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 _____ 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有 _____ 种元素组成。
2019-04-21更新 | 129次组卷
科学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兴趣小组对“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进行了探究。
【提出假设】在化学反应中,
猜想一: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猜想二:反应物的总质量= 生成物的总质量
猜想三:反应物的总质量__①_生成物的总质量
【查阅资料】石灰石与稀盐酸混合会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设计并进行实验】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两组实验(如图),正确测定了反应前后仪器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分别用m(前)、m(后) 表示]
组别实验装置图记录实验现象结论
   现象:白磷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______, 气球先____________。(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m(前)_____m(后)猜想二正确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m( 前) > m( 后)。猜想_____正确
【交流评价】(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认为乙组同学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关系时,如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需要在______容器中进行。
2018-05-04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