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7739285
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它是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因其酸爽可口被众多人喜爱。生物学社的同学们研学了制作酸菜的步骤,操作方法如下:
①准备:将芥菜洗净后晾干,切成两半:将腌制芥菜用的水缸等器具清洗干净,并用高温消毒。
②进缸:将芥菜放入缸内,均匀地摆好;加入凉开水,水要没过芥菜;加入食盐,盐与芥菜的质量比约为1:50。
③封缸:放上一块擦拭消毒干净的石头将芥菜压住,使盐水没过芥菜,并用塑料袋密封缸口,盖上缸盖。
④发酵:将缸放到适当的位置,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若干天。
(1)制作酸菜利用的菌种是 _____,它与芥菜表皮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_____。发酵原理是该菌种能以 _____的方式大量增殖,将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 _____,从而形成酸爽可口的独特风味,同时抑制其他菌种的生长繁殖,以达到延长蔬菜保存时间的目的。
(2)在准备阶段要将蔬菜和腌制器具洗净,其目的是 _____
(3)蔬菜要浸没在盐水中,以及用塑料袋密封缸口的目的是 _____
(4)同学们担心腌制的酸菜含有大量亚硝酸盐,食用后危害身体健康,于是上网查询相关研究报道,如图是某制作酸菜的食品公司,在制作酸菜过程对酸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抽样检测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计委《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根据以上曲线图,同学们提出安全食用酸菜的建议:腌制的酸菜在 _____时间段不宜食用,原因是 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发酵技术进行了学习,该知识引起了同学们对葡萄酒酿造的浓厚兴趣。巴斯德社团到卡斯特酒庄进行探究实践学习后,尝试酿造葡萄酒。

(1)榨汁装瓶:同学们将清洗干净的葡萄榨汁装瓶。新鲜葡萄果皮表面附有大量的酵母菌(图1),可以自然发酵。玻璃瓶需提前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2)通气培养:用几层纱布封住瓶口放置一段时间,让酵母菌在有氧气的情况下快速繁殖。酵母菌利用葡萄汁中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为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从图1可以看出酵母菌结构中有[1]______,属真核生物。
(3)密封发酵:将装置封口放在温暖的地方,每12小时拧松瓶盖一次,以此排出葡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气体。
(4)探究原理:同学们在探究学习中发现,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酒精和葡萄糖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图2)。分析曲线可知,在发酵前期的0~96小时内,酵母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发酵后期的酵母菌数量逐渐减少乃至衰亡,据图分析酵母菌发酵后期数量变化的原因: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王丽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相同的玻璃瓶子两只,标号为甲、乙,分别加入等量的温开水,甲瓶内加入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乙瓶内加入与甲等量的蔗糖,不加干酵母。将相同的气球套在瓶口,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请分析。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2)观察甲、乙两组的实验现象:可以看到______瓶上的气球鼓起来。取下气球,还会闻到这个瓶中散发股_____的味道,这是酵母菌在缺氧的情况下发酵产生的____
(3)使气球鼓起来的气体是______,你验证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4)酵母菌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会使制作的食品变得膨大松软,据此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常见例子:______
2019-12-20更新 | 47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李明非常喜欢吃奶奶做的馒头,奶奶做的是天然酵母馒头,是使用含有大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老面酵头”(也叫面引子、面肥、酵子)制作而成,麦香味十足,入口细腻,在奶奶的指导下,李明将其制作流程总结如下:

(1)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2)在获得“老面酵头”时,面团中的有机物为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和______,使它们能够分别进行______生殖和______生殖,如此便可得到含有大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老面酵头”。
(3)制作馒头时,酵母菌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分解有机物产生的______使馒头松软多孔。如果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闭容器中,发酵时间过长则会闻到酒味儿,原因是这时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了______
(4)为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李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四个大碗里分别加入100克面粉、1.5克干酵母、50mL常温水,搅拌,制成四个面团。
②将这四个面团分别放到四个烧杯中,用标签纸做好标记,记录好面团在小烧杯内所占的体积,然后盖上盖。
③将四个烧杯分别放在不同温度下,1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温度

发酵后面团体积的变化

发酵后面团的弹性

发酵后面团内部空隙多少

1号杯

7℃

无变化

2号杯

25℃

高出20mL

弹性好

小而多

3号杯

42℃

高出40mL

弹性差

大且多

4号杯

60℃

高出10mL

有弹性,比2号差,但比3号好

少且不多

①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②根据表中的信息,奶奶应该在______℃的环境条件下发面,做出的馒头才能既有弹性又松软多孔。
2024-01-31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