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人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90 题号:5272769
生活处处有探究,简简单单做实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气球作为材料做了如下趣味横生的生物实验。
(1)如图1是同学们制作的膈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改变的模型。甲表示___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
________状态。

(2)如图2是同学们设计的观察酵母菌发酵的装置。一段时间后,挤瘪的气球渐渐鼓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同学们利用气球行等废旧材料制作的眼球结构模型。若要模拟看近处物体时眼球的状态,应使模拟睫状体的弹簧________,此时气球________(“A”或“B”)模拟的晶状体曲度变大,物像正好落在________色铁丝模拟的视网膜上。
(4)借助气球大致测量肺的容积。
方法一:用圆气球、软尺测量肺的容积尽力吸气后,向圆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扎紧气球。用软尺测量圆气球的最大周长为C厘米,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出圆气球的体积为(毫升)。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尽力呼气,还会有1500毫升的气体存留在肺中不能排出。根据以上提示,计算出肺的容积为______________毫升。
方法二:用排水法测量肺的容积
材料器具:大烧杯、大气球、软管、脸盆、量筒、沙子;清水。
方法步骤:
①将适量沙子装入大气球,连接上软管后,放入大烧杯内。
②将大烧杯放入脸盆内,并且将大烧杯注满水,注意不能流到脸盆中。
③吸一口气,然后对着软管向大气球内尽力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计算出测试者肺的容积。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于是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B是两个活塞),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甲瓶起到_________作用;操作者需要根据实验原理交替打开、关闭两个活塞,呼气时应该关闭活塞_________(填字母)。
(2)图1中该小组观察到的澄清石灰水变化现象是:甲瓶_________,乙瓶_________,由此得出结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的含量明显增加。
(3)完成以上实验后,某同学查找资料发现空气中也有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因此产生疑惑:“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于是改装实验装置如图2,进一步进行实验:反复吸气和呼气,观察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①据此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甲瓶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乙瓶中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组织细胞进行_________,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_________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实验误差,实验小组应该多次进行_________
2024-06-04更新 | 115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图中实验,回答问题。     
气体成分吸入气体中的含量(%)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7878
氧气2116
二氧化碳0.034
0.071.1
其他气体0.90.9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的氧气含量比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________
(2)按如图所示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________状态。
(3)实验中通入乙瓶的是________。(填“空气”或“呼出的气体”)   
实验现象:________瓶中的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4)呼出的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于细胞的________(填写生理活动)。
(5)甲瓶在这个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2022-05-08更新 | 141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素养。小明及同学通过一系列科学探究了解了人体的奥秘。
   
(一)研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把以上4支试管放在盛有37℃温水的水浴锅中保温10分钟,取出冷却后,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
(1)若要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应选择的试管是_______。
A.甲和乙B.丙和丁C.乙和丙D.甲和丁
(2)若要选择乙和丁,则小明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有_______
(二)小明根据如图制作了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
   
(4)图中3代表_______
(5)b模拟_______动作(吸气/呼气),此时膈肌_______。(收缩/舒张)
(三)下图甲为小明同学“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材料;图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6)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湿润的棉絮包裹住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目的是____________
(7)显微镜备有I.10×、 II.40×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填代号)
(8)根据判断图乙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______________
2023-09-24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