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和生物圈 > 了解生物圈 >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48 题号:7516044
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和分解者。
(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通过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
(4)在草原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人类过渡放牧、毁草种地,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是有限的。
(5)某探究性小组制作了一个密封的模拟生态系统装置,放在一定环境中(如图2所示),则小鱼生存时间最长的是_____
2018·江苏盐城·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酵母菌和根霉菌是米酒制作常用的两种微生物。绵阳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糯米为原料,探究酵母菌(5g)、根霉菌(5g)、酵母菌和根霉菌混合菌(各2.5g)对米酒制作的影响。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米酒、葡萄酒制作工艺的原料和菌种
产品米酒葡萄酒
原料糯米(富含淀粉,几乎无葡萄糖)葡萄汁(富含葡萄糖)
菌种根霉菌(产淀粉酶、酒化酶)酵母菌(产酒化酶)

(1)酵母菌和根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与细菌结构相比,它们的细胞内具有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为______
(3)分析结果;请从酶的角度分析,酵母菌不能单独利用糯米制作米酒的原因是酵母菌不产______
(4)实验结论:以糯米为原料制作米酒,需要______参与。
(5)酵母菌和根霉菌利用酶,将不同的有机物转化成酒精,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填成分)。二者在发酵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细胞内的______(填结构)提供。
(6)为防止米酒腐败变酸,保存时应避免______
2022-07-19更新 | 69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探究与实践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践行“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堆肥制作
1.设计制作小型堆肥桶(如图)

   

2.准备堆肥材料
厨余垃圾若干、EM菌一包(EM菌是由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物菌制剂)
3.进行堆肥
在滤网层上均匀地放入约5cm厚的厨余垃圾,并均匀撒入约20gEM菌……依次重复这两个步骤,直至堆肥桶中装满厨余垃圾。盖上桶盖,将堆肥桶置于阴凉通风处。
4.观察记录
每天定时记录桶内变化及出液情况。5天后堆肥桶内出现黏稠状的淡黄色液体,散发出较强的酸味,从堆肥桶的龙头处收集液肥。
(二)液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步骤
                 组别
1将500g土壤平均分配到两个花盆中,将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若干土豆块均分后,分别埋入花盆中距离土壤表面以下3cm处,花盆分别标记为甲和乙,均置于光照充足且通风处
2将液肥以适宜比例稀释,每隔一天向盆内浇入适量稀释液肥每隔一天浇入与稀释液肥______的清水
310天后分别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
请分析回答:
(1)堆肥过程中,加入的EM菌扮演的角色是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堆肥桶盖上桶盖的目的是营造______(填“有氧”或“无氧”)环境,利于发酵。
(2)实验过程中选用大小相同、发芽情况相近的土豆块的目的是______
(3)乙组每隔一天应浇入与稀释液肥__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的清水,设置甲、乙两组是为了形成______实验,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4)测量甲、乙两组土豆的株高和茎的周长,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5)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甲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均_______(填“>”、“=”或“<”)乙组土豆株高和茎周长的平均值,说明液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验证了“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2023-06-24更新 | 752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这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提示:白菜和油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菠菜属于藜科植物)。

组 别

A组

B组

C组

实验处理

隔离虫卵

隔离虫卵

隔离虫卵

放白菜叶片

放菠菜叶片

放油菜叶片

实验结果

叶片被取食

叶片未被取食

叶片被取食


(1)在菜青虫取食植物十字花科叶所构成的食物链中,菜青虫属于___________
(2)菜青虫的发育过程经历卵、幼虫(菜青虫)、蛹和成虫(菜粉蝶)四个时期。这种变态发育过程称作____________
(3)菜青虫的后代还是菜青虫,而不是蝗虫。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___
(4)“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菜粉蝶进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所示的实验,可以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03更新 | 1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