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湖南 八年级 期中 2023-10-07 11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时事热点、友谊的天空、青春时光、走进法治天地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名言警句是(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一滴水放进大海里才不容易干涸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
①“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
②小磊沉迷于网络游戏
③2022年春节期间,各地冰雪游火爆,旅游年味更浓
④我国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3. 2022年2月4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台、独具创意的环保点火,惊艳全世界。广大中学生也和全国人民一起关注此事。这说明 (     )
A.我们应该积极融入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B.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C.每个人都是合格的社会成员
D.个人是社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疫情大考中,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全面参与了协助核酸检测、餐饮配送、环境消杀、“流调”信息采集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截至2021年12月31日,该校抗疫志愿服务超过1万人次,服务时长突破3万小时。志愿者们的行为(  )
①是热心帮助他人的行为
②是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③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表现
④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扬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网络购物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移动支付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付款方式;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这说明(     
A.要充分依赖和利用网络信息B.使用网络一定会有巨大经济利益
C.网络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D.通过网络软件我们的交流更便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近年来,为切实提高群众防范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意识,桂平市公安部门在辖区内积极宣传并推广安装“金钟罩”小程序。下列防范网络诈骗的做法,正确的是(     
A.拒绝接听任何陌生号码的电话
B.不接收任何网络信息
C.不与外界有任何交往
D.辨别信息内容,多方求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身边的哪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这个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段子,调侃的正是当下流行的“朋友圈代购”现象,令人痛心的是,不少所谓“代购”只是“杀熟”(专骗熟人)的幌子。有关人士呼吁,莫让“朋友圈”变成“骗人圈”。上述现象启示我们(     
A.交友需要擦亮眼,提高警惕定安全
B.虚拟空间不可信,远离微信是根本
C.运营商家勇担责,有问题全买单
D.法律法规要完善,净化网络新空间
2023-09-19更新 | 51次组卷 | 28卷引用:重庆市开州集团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疫情期间,在山亭区各个核酸检测现场,居民们井然有序地排队接受检测,检测人员用最快的时间进行检测。这样良好的秩序(     
①能阻断疫情的传播②能降低检测成本
③能避免现场发生混乱④能提高检测效率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主题相符合的是(     

①公共场所不喧哗②耐心排队不插队
③践踏花草破绿化④禁烟场所不吸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核酸检测采样前,戴口罩,不聚集;核酸检测采样中,正在采样的人与后一名等待采样的人之间的距离要留足,不能小于1米…实施这些规定的原因有(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③这能杜绝交叉感染现象的发生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下图漫画《谦让》告诉我们不要小觑了尊重的力量。尊重给社会带来的力量表现在(     
A.能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做更好的自己
B.受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
C.尊重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
D.尊重他人能收获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2. 一男子穿陈旧的迷彩服进入书店时,被店员当成农民工拒绝入内。该书店的做法(     
A.没有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应受到谴责
B.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读书环境,理应支持
C.限制了他人的行动自由,应受法律制裁
D.旨在提醒广大市民注意衣着,无可厚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3. 下列有关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表述正确的是(     
A.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B.思维的独立性就是一味追求独特
C.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成不变的D.网络上可以传播谣言、中伤他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逻辑图是我们科学掌握相关概念的重要方法。下列每组概念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A.①附加刑②主刑B.①权利②义务
C.①法律 ②社会规则D.①犯罪②刑事违法行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开学第一课
为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在开学第一天,市法院的法官们走进部分学校,为学生们带去“开学第一课”法律知识主题公益宣讲。下边是小强同学记录的宣讲笔记,并进行理解,你认为有问题的是(     
①法官: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小强:全体社会成员,即所有中国人
②法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小强:旷课是不良行为,但是多次旷课、屡教不改的就是严重不良行为
③法官: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两类
小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的制裁对象都是违反行政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组织
④法官:我们国家有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小强:我们可以去律师事务所、司法局等法律服务机构,详细了解相关程序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二、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6. 【关注社会生活   参与社会活动】

社会生活是多色调的,美好的生活与社会的美好紧密相连,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利用社会给我们提供条件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当你身处困境的时候,不要悲观,不要抱怨,积极努力,力助社会,终会跨越人生的难关。


中学生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简答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材料一   一提到暴力,我们会联想到拳打脚踢的行为暴力,其实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除了暴力游戏外,还有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我们称其为“网络暴力”。这种网络暴力更具有对受害人心灵重创和折磨的危害,它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总之,无论是现实社会中带来肉体伤害的行为暴力还是网络世界中更多带来心理伤害的网络暴力,人人得而诛之。

材料二   网络直播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及互动的平台,在诸多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网络直播也泥沙俱下、乱象丛生,如拜金媚俗、暴力猎奇、炒作负面舆情等。


(1)网络生活已是人们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面对网络暴力,作为一名网民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呢?
(2)现在上网的网民中未成年人的比重是相当高的,良好的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所以守卫网络道德底线,要从未成年人开始。那么,青少年上网应该遵守哪些网络文明公约呢?
(3)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可以造福于民,运用不好贻害无穷。我们要努力规范网络直播,让其传播正能量,谈谈你的做法。
简答题 | 适中(0.65)

18. 2020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词,就是“新冠疫情”了。在举国同心,共同抗疫的日子里,却出现了下面一些不和谐的画面。

戴口罩、测体温、按要求居家隔离都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然而在疫情防控初期,多地出现公共场合拒绝戴口罩、抗拒测体温,甚至殴打工作人员、强冲关卡,甚至隐瞒自己被感染身份的情况。某外籍女返京后居家隔离期间,擅自不戴口罩外出到小区跑步,防疫人员发现后跟着她到了家门口并进行劝说。该女子表示:跑步是自己的自由,她需要锻炼身体,否则病了谁来照顾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社会规则的知识,简要说明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才出现类似材料中的那些不和谐的画面。
2021-06-09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三、分析说明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易(0.85)
19. 社会生活讲道德

材料一   读下表。

名言警句

优秀道德品质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上表中的名言警句告诉我们生活中要养成哪些优秀道德品质?填入表中

材料二   海南三亚一则“女子乱扔垃圾环卫工劝阻反被骂”的视频引起网友关注。根据环卫工人陈女士的反馈,三名环卫工人把路面已经打扫干净了,这时路边一辆房车里的女子扔出一个椰子壳在地上,环卫工人上去制止,女子满脸不高兴,称自己是网红,区区环卫工人还敢管自己,随后对环卫工人进行辱骂。


(2)结合材料,说说该女子的行为违背了哪些交往道德要求?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时事热点、友谊的天空、青春时光、走进法治天地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5
简答题
3
分析说明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走进社会生活
1,2,3,4,5,6,7,13,16,17
2
遵守社会规则
3
时事热点
4
友谊的天空
5
青春时光
6
走进法治天地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单题
20.65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延展性单题
30.65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单题
40.85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单题
50.65网络丰富个人生活的表现单题
60.65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单题
70.94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单题
80.65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单题
90.85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单题
100.85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社会规则对保障社会秩序的作用单题
110.85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单题
120.65尊重他人的要求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单题
130.85友谊的特质  学会独立思考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单题
140.65我们身边的规则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刑罚的定义和种类单题
150.65法律的特征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预防犯罪的要求  依法求助的途径单题
二、简答题
160.65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
170.65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传播网络正能量的要求
180.65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自觉遵守规则
三、分析说明题
190.85尊重他人的要求  平等对待他人  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  诚信的重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