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河南 八年级 期末 2024-01-10 5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文明与家园、时事热点、在集体中成长、维护国家利益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如图是某校给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假期作业清单。这份作业清单有助于学生(  )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尝试参加一次生产劳动
作业3:到名胜古迹观光游览
作业4:参与社区助残帮扶活动
①体验社会生活,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②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参与政治生活,提升管理国家事务能力
④通过关爱和帮助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A.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个人提供种种条件
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2022-11-29更新 | 675次组卷 | 19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自我检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3. 下图中青少年所面临的成长问题,你认为排除“拦路虎”的正确做法是(     

①提高媒介素养,合理使用网络 ②参与分工合作,共享网络资源
③拒绝使用网络,维护网络安全 ④学会“信息节食”,科学安排时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4. 据民法典规定,用户在转载网络信息时,对其真实性负有法律责任,这意味着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这启示我们,辨别网络谣言要(     
①向家长、老师、专家求教     ②学会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③注意信息的出处是否权威     ④学会辨识信息内容的真伪,远离虚假信息,远离网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 近年来,“开门立法”已经成为全国人大的一种常态。普通公众如何参与立法工作,民意如何走进全国人大?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对二次审议稿提出建议,其中一条被采纳。这说明(       
①全体中学生必须积极履行参与立法的义务          
②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变迁,规则需要改进
③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          
④要参与规则的改进与完善,积极建言献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3更新 | 219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细节显现人品,用语衬托修养。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A.过端午节,与朋友聚餐时,小吴爸爸因有事先走,他向大家说“失陪”
B.毕业多年,小涛去看望老师,离开时他对出门送行的老师说“请留步”
C.乘地铁时,小颖赶时间想赶紧出站,她对周围的乘客说“劳驾让一下”
D.小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演讲比赛,她对帮忙审核文稿的老师说“请包涵”
2020-07-31更新 | 895次组卷 | 62卷引用: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和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以礼待人,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名言警句中能体现这一美誉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人而无礼,焉以为德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8. 2023年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大米”事件。安徽某食品有限公司往本地产的大米里滴香精,冒充“泰国茉莉香米”。对此,以下点评正确的是(     
①诚实、守信用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要守住法律的底线,依法经营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要诚信经营④诚信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案例中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及其类型对应正确的有(     
序号案例类型
高某不服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处罚,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

某公司违背合同条款,辞退员工林某,被员工林某提起诉讼民事诉讼
张某和亲兄弟发生财产继承纠纷,不得已将亲兄弟起诉至法院刑事诉讼
王某当街持刀抢劫,抢劫财物数额巨大,被起诉至人民法院行政诉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