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山东 八年级 期末 2021-03-20 47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走进社会生活、遵守社会规则、理解权利义务、维护国家利益、在集体中成长、富强与创新、时事热点、勇担社会责任、和谐与梦想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 2020年4月8日,武汉“解封”,75个离汉通道打开,铁路客站、机场国内航班恢复,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绿码”开始有序流动。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全国人民为之兴奋、自豪。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感受
②我国已经取得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全面胜利
③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生活受到社会的影响
④兴奋、自豪这种积极的情绪由疫情形势的好坏决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其原因有(     
①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成为人际交往的唯一方式
②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赋予公民更多的政治权利
④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3. 近年来,微信成为了人们常用的一种通讯、交友的方式,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造谣传谣、实施诈骗,让微信成为了“危信”。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不去浏览、相信微信上的任何信息②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③远离网络微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④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4. 2020年9月25日,广西钦州两名10多岁的男孩,为了拍摄视频,破坏铁路栅栏,进入高铁线路,造成一列动车紧急停车并晚点30分钟。两名男孩被铁路公安部门批评教育,并被行政拘留5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不能超越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否则就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③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未成年人违法,可以免于处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地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由此可见(       
A.他人应该先尊重自己,自己才会尊重他人B.不尊重他人,也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C.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D.学会自我尊重,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023-04-05更新 | 20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6. 为“老赖”集中设置“失信彩铃”的做法(        )
①表明不讲诚信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侵犯了“老赖”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③有利于督促“老赖”尽快履行义务④有利于营造社会诚信环境,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3-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7. 以下是中学生小君对所收集的案例进行的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案例判断
①韩某非法收购和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刑事违法行为
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某、路某为逃避隔离,网购假出入证,被治安拘留。

民事违法行为
③张某在网上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行政违法行为
④某工厂排放处理不达标工业废水,环保部门依法对其作出处罚。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04更新 | 10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8. 面对上海迪士尼禁止游客自带食物入园的霸王条款,华东政法大学4名学生没有沉默而是选择了“较真”,勇敢站出来说不,对上海迪士尼提起司法诉讼。2019年9月6日,上海迪士尼被迫做出更改,除个别种类外,允许游客自带食物入园。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A.要主动以法治行动维护合法权益
B.要善于给霸王条款制造舆论压力
C.司法诉讼是依法维权的唯一途径
D.要自觉遵守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9.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降低刑事责任年龄(     
①说明当今社会,未成年人犯罪已成普遍现象
②说明年满12周岁只要犯罪,就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③有利于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警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