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法治天地 > 法律伴我们成长 > 我们与法律同行 > 树立法治意识
题型:简答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55 题号:104390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岁中学生陈某原本品学兼优,自从迷上网络游戏,就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还因为偷东西被学校处分……


(1)请你展开合理想象,为陈某的故事续写结局。
(2)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简答题 | 容易 (0.94)

【推荐1】北京市某中学5名未成年女生在宿舍楼内无故殴打、辱骂2名女同学,造成2人轻微伤,其中1人无法正常生活、学习。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判这起校园欺凌案,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1个月到1年有期徒刑。但是,该法院并不公开审理此案。


5名未成年女生因欺凌同学被判刑,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2019-03-04更新 | 36次组卷
简答题 | 容易 (0.94)
真题
【推荐2】【坚持党的领导】

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持续探索、不断推进法治建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十个坚持”是党成功的法宝。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新的征程上,我们要把党的宝贵历史经验传承好、遵循好、发扬好、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法治的重要性有哪些?(答出两点即可)
(2)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答出两点即可)
(3)请说一说在“十个坚持”中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的原因。(答出三点即可)
(4)中国道路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中国道路”指什么?
2023-03-31更新 | 166次组卷
简答题 | 容易 (0.94)
【推荐3】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想一下,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我们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2023-07-13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