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富强与创新 > 踏上强国之路 > 走向共同富裕 > 实现共同富裕
题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371 题号:10733792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同学们就“家国新貌”主题,分组收集相关资料,结合生活体验,畅谈祖国和家乡的变化……

【科技发展新成就】星河灿烂,北斗闪耀。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由5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导航系系统,是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定位精度最高、定位速度最快的导航系统,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


(1)大国重器“北斗”的诞生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发展战略?请再例举两项我国的“大国重器”。

【乡村脱贫新容颜】我们村原来是个贫困村,周围都是荒山,刮大风时沙土乱飞。后来村民在山上种起了大片的桃树、梨树,搞起了乡村旅游,并成立了村办水果制品加工厂……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养山”的发展转型,2019年已实现整村脱贫。


(2)请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该同学所在村庄的做法,总结提炼两条脱贫经验。

【文化名城新魅力】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桂林重修了逍遥楼、东西巷,开放了靖江王城古城墙,让我们可以触摸千年古城的历史底蕴;建成了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设施,让长征精神更持久鲜活地浸润我们的心灵。还让地方戏曲《桂林有戏》荣登国家大剧院,让民族歌剧《刘三姐》走出国门亮相第三届澳大利亚中华文化节……呈现了“一城文化满城绿”的桂林韵味。


(3)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你能从“一城文化满城绿”的桂林韵味中得到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安徽作为农业大省,正在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安徽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等等

到2035年

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1)根据上述目标任务,谈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要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深化村级事务阳光工程;要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理)事会等,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


(2)《意见》中的上述要求表明,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意见》要求,推进乡村振兴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3)推进乡村振兴为什么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四   《意见》指出,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4)请你为我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献计献策。
2019-01-19更新 | 149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2】佳欣是九年级的学生,他所在的村为贫困村,从自然条件来说,该村群山环绕,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植被茂密、土壤资源丰富,盛产核桃红枣小米。佳欣的哥哥是省城的大学生,为了帮助该村脱贫,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调查,需要切实了解该村的情况,佳欣也随哥哥参与其中。


(1)你认为佳欣和哥哥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该村?
(2)你会建议哥哥开展哪些具体的了解活动?
(3)同时,佳欣还需要与哥哥沟通好在“了解”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4)在帮助哥哥整理“了解”的资料时,请你汇总出该山村有哪些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5)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请你和哥哥为该村早日脱贫提出建议。
(6)通过参与这项活动,你有何收获?
2021-04-27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探究题 | 困难 (0.15)
【推荐3】立志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

回顾我国13个“五年规划”的历史,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至上”这一理念贯穿始终。2020年,无论在指挥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还是在部署抗击暴雨洪涝灾害中,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六稳六保”,“人民至上”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关键词。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面对未来五年,“人民至上“更成为党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坐标原点。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从奔走多地多方调研与基层群众深入交流,到亲自主持召开场座谈,会同各界人士面对面共商国是,再到首次推动通过互联网移动端向网民征求五年规划编制……习近平总书记为科学谋划“十四五”规划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正是对“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

倾听“民意”,关照“民心”。一份贯穿“人民至上”理念的十四五规划,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结合材料,运用《道德与法治》课上学过的知识,说一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始终?
2021-05-24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