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合理利用网络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5 题号:18401815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劳动最美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来参与。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感悟劳动之美】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劳动的民族。在《诗经》里,我们可以重温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劳动赋予了生命的意义。

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2)阅读上述材料,分享你对劳动的感悟。

【破解劳动之惑】

如果让我一个人在家,饿了就叫外卖,因为我不会做饭,再说我爸妈也没教过我啊!

现在许多工作又苦又累,所以大学毕业两年了,我就不愿意找工作,每天在家玩游戏多舒服啊!


(3)甲和乙的观点分别反映出当前在劳动教育和就业方面存在哪些问题?请你就他(她)的观点,分别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帮他(她)走出认识的误区或破解困惑。
(4)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你打算如何做?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初中学生也是网络社会的公民。我们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做文明、守法、理性、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网络行为守底线】

2023916日,《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发布(以下简称蓝皮书)。如图是蓝皮书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情况的部分统计数据:



(1)从上面图表中,你捕捉到了什么信息?

在蓝皮书的调查中显示,手机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设备。小治所在学校规定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以下是小治和班长的对话:



(2)网络行为守底线。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网络行为争上线】网络行为的上线,即倡导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3)积极利用互联网传播正能量,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2024-01-06更新 | 3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一:观察下图漫画《网语伤人》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热点事件引起众多网民进行监督关注的同时,部分网民对个人信息无边界侵害,对个人道德无限制审判,甚至为了一时情绪的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给当事人带来不可言说的伤害:打人者被拍手点赞,甚至被说成“怎么不打死她”;帮老师打伞的孩子被辱骂,甚至被定义为“谄媚拍马”……
材料三: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报《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划定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明确利用自媒体等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认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的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一些人为了“一时情绪的发泄随意谩骂、人肉骚扰”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有什么危害?
(3)“网语如刀,伤人无形”,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我们中学生应该做出哪些努力?
2016-11-18更新 | 183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网络生活】综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第一单元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便捷,丰富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类似虚假信息、网络诈骗、淫秽色情等毒素,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网络生态,扰乱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损害了广大网民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不是虚幻空间,网络空间文明秩序的建立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1)结合材料,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2)结合生活实际,享受健康文明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020-01-13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