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合理利用网络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0170626
【公民权利】

名词解析:所谓“网课爆破”,便是有组织地“入侵”在线课堂,通过强行霸屏、刷屏骚扰信息乃至辱骂师生、播放不雅视频等方式,恶意扰乱教学秩序。名为“网课爆破”,实为网络暴力。

材料一   女教师遭遇“网课爆破”猝死,网络暴力治理刻不容缓:2022年,一则中学老师上网课遭遇“网课爆破”猝死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据悉,从202210月初,该老师上网课期间经常遭遇“入侵”“爆破”。1028日上网课时,再次有陌生网友闯入网课直播间,恶语辱骂老师、干扰课件投屏。无奈之下,该老师退出网课,两天后在家中不幸离世。


(1)“网课爆破”分别侵犯了学生和教师的什么基本权利?
(2)对于实施“网课爆破”的人而言,他们在行使使用网络的权利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错误?

材料二   小强与小西在学校操场玩耍时,小强不慎致小西受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产生纠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悉后高度重视,及时介入调解。调解员协同公安民警、街道干部、学校老师耐心细致地开展调解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心结解开了,两名同学又能继续在和谐友爱的校园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了。


(3)小西在维权过程中采取了什么方式?
(4)结合两则材料和问题,说说对我们依法行使权利有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下面是《条例》中的相关条文摘录:
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教育、示范、引导和监督。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给未成年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阅读材料,这些法律条文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哪些观点?

第四十九条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以虐待、胁迫等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方式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阅读上述条文后,学生小鄱说:“这下好了,我们可以自由上网了。现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干预我们未成年人上网。”

(2)阅读条文并结合小鄱的话语,你会运用哪些所学知识帮助他纠错?
2024-05-31更新 | 62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加强网络保护,促进健康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期两个月的“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内容是:侵犯未成年人隐私,对未成年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谩骂等网络欺凌行为;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行为;引诱未成年不良交友、煽动负面情绪行为;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行为……

材料二       15岁的单某在玩手机游戏时,有人添加其为微信好友,并宣称可以帮助其解除未成年人手机游戏的时间限制。单某信以为真,并依照对方的视频指导,偷偷使用家长手机先后3次扫码支付,合计被骗3800元。


(1)网络是把双刃剑,整治活动说明网络具有哪些不良影响?我们参与网络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网络无限,自由有限。针对材料二单某的遭遇,我们该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知识谈谈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网络生活?
2023-10-11更新 | 29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适中 (0.65)
【推荐3】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一、漫画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请你结合上述两幅漫画,对此现象进行简要评析。
2022-02-11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