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富强与创新 > 创新驱动发展 > 创新永无止境 >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 题号:21046019

材料一   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小明从国家统局网上搜集到了如下的数据材料。

(注:一般而言,创新能力指数进入世界前15位的国家可被称为创新型国家。)

材料二   

科技实力跃升
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223.09万亿元,研发人员总量从2012年的325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预计超过600万人年,多年保持世界首位。
改革攻坚发力
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
(1)从材料一的图表中你获得了什么结论?你得出该结论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取得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就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积累了哪些有益经验?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中国目前安全系数最高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直入苍穹,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在这艘飞船上,搭载着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航天员翟志刚、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以及中国首位参加国际训练的航天员叶光富。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飞行乘组将共同在中国空间站创纪录地开展长达半年的常态化驻留,其间,他们将共同创造多个中国航天新的高光时刻。

材料二   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对比



阅读以上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我国应实施哪些战略?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折射出怎样的信息?
2021-10-20更新 | 334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0年接续奋斗,科技创新亮点频现。“天眼”探空、“神舟”飞天、“墨子”传信、高铁奔驰、“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大飞机首飞……从“上九天”到“下五洋”,中国科技实现了全方位跨越发展,中国也正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


(1)材料一指出,中国科技实现了全方位跨越发展,中国也正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顾诵芬院士和王大中院士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王大中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带领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2)表彰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   2021年5月22日,我国在这一天失去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一位是让中国人“填饱肚子”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另一位是用一生写满“拯救”二字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3)青少年应该怎样向袁隆平、吴孟超等优秀科技工作者学习,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023-10-13更新 | 20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难 (0.4)
【推荐3】【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战“疫”中,广大医务人员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日夜奋战、舍生忘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全社会,也给了我们战胜疫情、拥抱希望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


(1)抗“疫”精神是我国什么精神的具体体现?其内涵是什么?
(2)材料表明我国的这一精神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一   2021年,我国涌现出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多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10月19日,阿里首个通用云芯片“倚天710”发布,这是中国企业在芯片领域自主创新的新进展;10月25日,“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两项科研成果同时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的国家;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宣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材料二   我国产业中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特别是芯片、发动机、材料、数控机床、工业软件等领域存在短板,一些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依赖国外。别人一制裁我们,我们国民经济中的一些关键部分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3)我国科技创新如何才能实现更多的“从0到1”的突破?(至少答三点)
(4)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科技创新方面还面临着哪些不足之处?
(5)少年强则国强。为了预防我国的产业被他人“卡脖子”,你打算怎么做?(至少答三点)
2022-11-10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