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政治综合库 > 走进社会生活 > 网络生活新空间 > 网络改变世界 >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题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1 题号:21158233
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情境探究】

情境

网络的影响

▲情境一   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作品达16000余部,海外用户超过1.5亿人。

▲情境二   注册完会员,推销短信就铺天盖地;搜索过一个物品,频频收到类似产品的广告……这类困惑都归因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情境三   网络平台信息鱼龙混杂。甜味剂导致肥胖、杭州亚运会拒绝转基因食品、青岛火车站停运,上述均已被证实为谣言。

(1)网络是把双刃剑,上述情境分别体现了网络具有哪些影响?
【案例分析】

2023年9月14日,一网民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视频并配文案称:“南昌即将迎来唯一一所985高院,据说南昌出资150亿在红谷滩九龙湖划拨土地建好高校以及规划好地铁口”。经核查,该视频内容为虚假信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红谷滩网安大队对其做出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并责令其删除虚假信息。


(2)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上述案例给了我们青少年哪些警示?

相似题推荐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收集了一些资料:

资料一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利用钉钉群观看老师直播,获取新知。

资料二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

资料三   6月份以来,重庆各区(县)长化身“最强直播天团”带你淘货。该活动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乡村旅游的火爆。

资料四   2020年5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指出:未成年网民中认为因上网时间过长造成学习退步的占11.4%。


请你运用“网络改变世界”一框相关知识,分别对上述四则材料进行解读(即体现的观点)。
2021-11-23更新 | 1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2】【显大国担当,建中华伟业】

材料一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于11月20日开赛。这是最“壕”的一届世界杯,也是最特殊的一届世界杯:首次在北半球冬季举行、首次在中东和阿拉伯地区举办、首次有女性裁判执裁……同时,VR技术也在此次世界杯上大放异彩,无论是“在场”还是“不在场”,都能享受一种“沉浸体验”。球迷狂欢之余,“中国制造”也成为闪耀世界杯期间的“明星”。大到比赛场馆,小到球衣帽子,世界杯再次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一个窗口。


(1)VR技术在此次世界杯上大放异彩体现出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哪一方面表现?
(2)“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折射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3)“中国制造”闪耀世界杯,启示我们建设型国家应坚定不移地走什么道路?
(4)此次世界杯首次有女性裁判执裁体现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什么?
(5)“中国制造”闪耀世界杯体现出促进发展,我国要把什么放在首位?

材料二   2023年3月27日,中国国民党原党主席、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踏上了祖国的大陆回乡祭祖,随马英九一起的还有30多位台湾省青年学子,计划与大陆学生交流互动。3月28日马英九先生拜谒南京中山陵,并现场题字:“和平奋斗,振兴中华!”蕴含了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及其对母亲的祝福。


(6)“和平奋斗”的前提,需要坚持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7)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思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什么?
(8)“振兴中华”需要我们做自信的中国人。做自信的中国人需要培育哪些心态?
2024-03-17更新 | 17次组卷
分析说明题 | 较易 (0.85)

【推荐3】了解网络世界

[概括优势]“读者数字校园图书馆”依托读者云图书馆,在线书籍达数万册,涵盖了不同学习能力群体所需的中外经典著作、历史文学等图书,专门为学生”量身定制”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电子书。


(1)上述材料向我们展示了网络怎样的优势?请用一句话概括。

[明晰意义]近年来,我国一些政府网站推出“群众意见”栏目。老百姓可以直接通过网站或者手机客户端留言,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可随时随地查看网民留言,实时掌握民生舆情。


(2)政府网站推出“群众意见”栏目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浅谈危害现如今的孩子,生活被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填满,孩子们不论是走着、坐着,还是躺着,都能电子产品不离手,使得本该在户外自由玩耍的孩童,就这样被电子产品吸引,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宅孩”“小屏奴”。调查显示,有26. 8%的孩子认为上网使自己变得不想出门了。


(3)上述材料中的现象会对青少年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材料分析]2021年3月12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规定,明确了39类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要求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其基本功能服务。


(4)上述规定的出台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2022-03-28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